中央门立交桥今夜起大修

来源:南京日报 2020-06-05 10:14:25

今夜,我省第一座城市立交桥——中央门立交桥将进行部分围挡,开启大修之旅。1986年通车时轰动全城的中央门立交,不仅有效缓解了当时的交通拥堵状况,更成就了后来的中央门商圈。34年来,中央门立交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也给无数南京人的人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这个城市的“功臣”,经过分阶段“疗伤”后,明年将健康上线,继续服务于城市交通。

维修篇

体检

为何选择现在大修?

桥梁已有千条裂缝,结构安全受到威胁

中央门立交作为城市交通要道,是市民由主城前往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眼下,城北地区的各项交通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为何中央门立交桥偏偏选在此时“凑热闹”?

“城市桥梁每两三年就要进行一次‘体检’,2015年中央门立交进行‘体检’时已经发现了多处病害,2019年4月,我们对立交桥又进行了新一轮‘体检’,发现此前的病害正在加速发展并严重化,桥梁的安全风险受到了挑战。”中央门立交维修工程项目负责人龙小平介绍,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央门立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过30多年的高负荷使用,当下正进入病害暴发期,不仅有千条裂缝,而且裂缝也造成了桥体内部钢筋的锈蚀,其中包括结构主筋,这不仅影响桥梁使用的耐久性,也让桥梁的结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另外,桥梁的护栏防撞等级也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为此,去年6月,中央门立交桥“体检报告”出炉后,相关部门确定尽快启动维修。经过立项、审批等一系列工序后,本月起正式进入维修阶段。

会诊

为何不干脆拆除重建?

改隧道没空间,维修后可满足正常需求

按照现行规范,桥梁设计使用寿命一般在50年左右。已经服役30多年的中央门立交未来使用年限已经很有限,为什么不干脆拆了重建?

据悉,重建一座桥的投资要远远大于维修,拆除之后,如果改建隧道,会因路幅有限、两边建筑物限定而没有地下空间。而且进行大面积拆除,资金压力也非常大。另外,中央门立交作为交通要道,拆除重建面临交通组织的巨大压力。

“更重要的是,从结构安全角度考量,进行科学维修后可以满足正常需求。”龙小平告诉记者,因此,“拆除重建”这个方案一开始就没列入考虑范围。

疗伤

怎么修?

桥面、护栏全部换新,桥墩修补

据了解,中央门立交维修并不会改变原有设计,立交桥上部结构还将维持原有“汽—20”的荷载设计标准,设计标准参照现行规范执行。

龙小平介绍,中央门立交原有桥梁的上部结构有多种形式,包括空心梁板、整体现浇、预应力梁板,此次维修将对所有空心梁板(即桥面)进行更换,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现有的空心梁板裂缝很多,其间的主筋、箍筋有严重锈蚀现象,如果仅仅对裂缝进行封闭,解决不了锈蚀带来的安全风险。”龙小平说,经过专业单位检测,桥梁下部结构(即桥墩)仍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不受影响,维修过程中会对混凝土剥落处进行修补。另外,桥梁的所有护栏将按照现行防撞等级全部更换。

疗程

多久能修好?

初定一年左右,具体要看后续情况

根据目前方案,大修工程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从立交桥西半边“入手”。整个工程工期预计一年左右。

不过记者了解到,因地铁九号线、建宁路过江通道、惠民大道高架拆除等多项工程施工影响,城北地区交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第二、三阶段的维修能否按计划进行,还需根据城北地区交通组织需求进行不断调整。

交通组织篇

维修期间开车怎么走?

中央门往建宁路左转须绕行黑龙江路

中央门立交桥地处咽喉要道,目前每小时交通流量约7000车次。“牵一发动全身”,启动大修对交通组织是一次严峻考验。为此,有关部门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交通分流方案。

今晚10点后,立交桥西侧二层的上下桥匝道、北侧上下桥匝道将封闭,这意味着二层环形桥与建宁路、中央北路的交通将临时中断。根据交通组织方案,中央路往建宁路方向即南向西左转车辆,可提前在中央路、四川路路口或中央路、黑龙江路路口左转,再右转进入金贸大街至建宁路通行。东西向通行车辆可在三层高架双向通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中央门立交北落地点正在进行中央北路扩涵改造工程,禁止机动车通行。因此,维修第一阶段施工的节点将尽量对接扩涵改造工程开放交通的节点,即今年9月初完工。之后开始第二阶段的维修施工,即对三层高架和二层南侧匝道的施工,工期约6个月。第三阶段是二层东侧上下匝道、环岛和南北地面道路施工,初步计划施工时间为明年3—5月。二、三阶段的交通组织将在工程启动后,通过媒体提前向社会公布。 

专家观点

大修不会提升通行能力

解决拥堵要靠公共交通

“中央门地区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先感受到经济飞速发展带来车流量变化的地方。当时道路交通不堪重负,才有了中央门立交的建设。”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教授告诉记者,中央门立交34年来满负荷运转,是该歇一歇,加固维修了。

中央门立交所在位置原为环形交叉口,东西向为建宁路、龙蟠路,南北向为中央路、中央北路。其中,东西向是依托长江大桥承接南北跨境交通的要道,南北向又处在新街口、鼓楼、铁北这条中轴线上。虽然不是全互通立交,但是三层立交实现了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分离、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的分离,相对于过去,通行能力提高了2至3倍,在5—10年内有效改善了交通。

交通的便利,也产生了聚集效应。中央门地区因为立交桥的交通便利条件,汇聚了大批商业体和居住区,很快成为当时南京除了新街口、山西路以外的第三商圈。但这种聚集,又给中央门带来了更大的车流量,使该地区一度成为南京最堵的区域之一。在后续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南京通过几座跨江大桥的建设,将过境交通利用高速公路快速分流,城市内则构建“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的快速路网,让中央门立交逐渐变成普通的道路节点。

杨涛表示,中央门立交为南京的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要看到,立交桥的大修不会改变原有布局,通行能力没有提升。周边地区的条件,也不宜做大的体系性变动。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周边道路的扩建,容量有限的立交桥将再度面临车流考验。

作为长期研究城市交通的专家,杨涛认为,解决交通问题没有休止符,除了继续研究路网完善问题,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轨道交通、公交车等,将市民出行引导到公共交通上去解决。

回忆篇

与立交桥相伴19年——

它已成为南京人心中的“符号”

1987年春节,12岁的陈炯与姐姐到中央门坐车去泰兴过年,第一次看到刚落成不久的中央门立交桥。高大的轮廓,璀璨的灯光,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8年后,20岁的她进入中央门长途客运站工作,从此与立交桥相伴整整19年。

那时她家住城东,每天凌晨4点20分就要骑车出发去上班。上世纪90年代,南京城里的车还不是很多,但清晨的中央门立交上已经一派忙碌了。陈炯说,中央门立交是城市的交通咽喉,又在长江大桥一线,是各类过境车辆必经之路,可想而知,这里的道路和车站多繁忙。

那时的立交桥下俨然一个小市场,聚集着各种小饭店和杂货铺。后来店铺拆除后,桥下又成为旅客们候车休闲的空间。再多走几步路,人们还可以逛逛南京第一个带自动扶梯的商场——南京商厦,逛逛金桥市场,看看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印象中,每天都有拖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他们从金桥、玉桥批发商品拿回去卖。”陈炯说。

随着沪宁高速建成,车站发车频次越来越多,节假日尤其是春运,中央门一带可以用人山车海形容。作为当年华东地区最大的客运站,中央门长途客运站内已容不下候车的旅客,站前广场也开辟成临时上下车区。即便如此,广场上也挤满了人,队伍甚至排到了中央门立交桥下。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停休加班,手持车牌号引导乘客上车。因为桥上桥下车太多,班车进出站都成问题。中央门的拥堵,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块心病。

2014年,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正式搬迁至南京站北广场东侧,陈炯和同事们留下了最后的合影。她记得不少人的眼眶中含着热泪,那是一种不舍。“偶尔经过立交桥和客运站,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拥堵和喧嚣。”陈炯说,南京的交通已经四通八达,高铁、地铁、私家车……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老车站完成了历史使命,老桥也不再承担跨境交通功能,“但中央门立交已经成了南京人心中的一个符号,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难忘的回忆。”

回忆商圈荣光——

这里有南京最多的“桥”

“这里汇聚了中央门立交桥、金桥、银桥、玉桥,然后你会发现,建宁路竟然汇聚了这么多‘桥’!”昨天,建宁路街道政协工委主任胡文军翻阅着他们牵头主编的《南京建宁路》,这本书介绍了建宁路的历史和现在。而这一切都要从上世纪80年代交通的巨变开始。

胡文军回忆说,建宁路原先只是铁路边的小路,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进行了初步拓建。1984年,为解决长江大桥至南京火车站的交通堵塞问题,建宁路再次扩建。1986年底,中央门立交桥建成通车,建宁路沿线也开启了辉煌时刻。

一位在建宁路街道担任过4年领导工作的老同志回忆说,当时他主抓街道经济、社区经济,立交桥下汇聚了众多商业网点,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旅客。上世纪80年代,一个居委会开的店面年收入就达30万元。此后,原下关区提出打开仓库办市场的理念,沿路的一些仓库变成了批发大市场。金桥、银桥、玉桥等相继诞生,其中3公里范围内就有金桥3个市场。2003年至2006年,原下关区提出新战略,打造建宁路市场一条街,形成第三商圈。“没有道路拓宽和中央门立交的建设,就不可能搞市场,就没有南京第三商圈的商业集群。”这位老同志说。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中央门立交桥今夜起大修
来源:南京日报2020-06-05 10:14:25
今夜,我省第一座城市立交桥——中央门立交桥将进行部分围挡,开启大修之旅。1986年通车时轰动全城的中央门立交,不仅有效缓解了当时的交通拥堵状况,更成就了后来的中央门商圈。34年来,中央门立交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也给无数南京人的人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这个城市的“功臣”,经过分阶段“疗伤”后,明年将健康上线,继续服务于城市交通。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