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南京社零总额再次领跑全省

来源:南京日报 2019-05-07 08:27:15

蝉联5年“第一”之后,2019年一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再次以1550.83亿元的总量领跑全省,进一步凸显南京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第一”背后的推动力在哪里?让我们透过琳琅满目的商品去寻找答案。 

创新名城为社零“做加法”,人来了,企业来了 

消费靠什么拉动?市商务局认为,人口基数的增加,是一季度社零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创新名城建设的推动下,南京成为江苏吸纳新增人口最多的城市。人才落户新政让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留在南京,直接推动南京居民结构发生变化。2018年南京全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15万人,同比增长60%,平均每天有近千名大学生落户南京。

“从‘宁聚计划’到‘营商环境100条’,南京的城市魅力不断放大,人才不断向南京聚集。与此同时,外地商贸企业也看中南京的营商环境、市场潜力,接踵来宁投资兴业。这进而又促进了本土商贸企业积极抱团竞争,加速拓展新业态。”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雁宁这样分析一季度社零增长背后的逻辑。

商业设施的增长是和人口增长匹配的。截至2019年3月,全市批零住餐业限上单位数量已经达到5914家。去年以来,仅7—11、罗森、盒马、苏宁小店等新兴生活服务业态就在南京布局了近500家新企业,他们发达的供应链体系就像“传送带”,将全球的商品源源不断导入南京,丰富了市民生活消费。 

绿色、智慧,消费升级不止步

今年一季度,南京人的钱花到哪里了?消费升级依旧是主旋律。

绿色、智慧型家电音像商品是拉动消费升级的主力军。一季度,全市限上单位实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51亿元,增幅达到30.1%,拉动全市限上社零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增势迅猛,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61.2%和198.5%。

张雁宁介绍,这一轮消费升级体现在老百姓对新产品的需求上。和1—2月份相比,3月份社零数字呈上升曲线,和3月份华为等一批3C新品上市,以及很多家庭翻新住宅等因素密切相关。 

服务类消费的增长,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特征。随着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市民越来越爱出门看大片了,一季度南京院线票房全面飘红。此外,一季度赶上元旦、春节假期,假日经济带动明显,亲朋好友聚会、出游,直接拉动全市限上住宿业市场的零售额累计达到9.13亿元,同比增长8.9%;餐饮业市场实现零售额33.56亿元,增幅达到11.8%。 

商圈建设提档升级,谋划新版南京商业蓝图 

一座城市的商业由一个又一个商圈、一条又一条商业街构成。当下,南京每个区都在打造自己的商业中心,不仅方便本区居民就近购物,也为南京吸引来更多“外地客”。 

一季度浦口、溧水、高淳等非传统商圈社零累计增幅均超过9%,新增商业设施拉着一季度数据往上跑。以溧水区为例,去年9月份以来,溧水万达广场、时代广场、海乐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撬开了周边市民的“皮夹子”。 

而在传统商圈,南京正在进行一轮升级行动。秦淮区是全市商贸零售企业最集聚的地方,仅新街口商圈创造的社零总额就占全市的十分之一。去年,南京市夫子庙步行街入选商务部全国首批13个重点培育高品位步行街,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一批江苏省老字号集聚街区。 

据秦淮区介绍,以夫子庙创建高品位步行街标杆、新街口中心区改造提升为抓手,秦淮区不断加大商贸业转型发展力度,推动消费升级和社零增长。如,通过出台品牌扶持政策,吸引中高端品牌、奢侈品牌的地区总部落户;通过建设商圈大数据平台、用户体验中心、智慧商圈大脑、商圈供应链金融系统,全方位创建智慧商圈管理架构,推动商圈消费升级…… 

当前,市商务局正在牵头制定《南京加快实施消费升级行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计划通过提升商品服务供给、建设特色消费商圈、集聚培育知名品牌、推动消费融合创新、打造消费时尚地标、优化消费环境建设等措施,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工作。融入“国际化”元素,南京的消费升级蓝图将有更多想象力。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一季度南京社零总额再次领跑全省
来源:南京日报2019-05-07 08:27:15
一座城市的商业由一个又一个商圈、一条又一条商业街构成。当下,南京每个区都在打造自己的商业中心,不仅方便本区居民就近购物,也为南京吸引来更多“外地客”。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