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3月23日,该住宅项目被命名为“首开·梧桐山语”,正式亮相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
3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平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的相关情况,同时发布《和平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将于5月至10月举办。相较往年明显增多的活动时间,将充分带动文化消费热潮。即日起,消费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各类文化惠民消费活动与项目。
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重庆中環万象城开工。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拟打造重庆首个百亿级高端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将带动观音桥商圈单体购物中心从十亿级向百亿级跨越,加速推动观音桥商圈朝世界级商圈蝶变。
3月24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重庆市2023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公告》。
老旧居民小区“变身”文创街区、废弃厂房改造成音乐餐吧、大型商圈提档升级……在重庆市江北区,传统商圈和老城区不断涌现“新花样”,众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带动客流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持续攀升。
上海3月22日,南京西路商圈位于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是国际性、独特性、高品位的地标性商圈。
北京3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20日发布,北京市积极助力昌平新城东区建设发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
北京3月20日,北京在昌平区规划建设1个城市消费中心,7个地区活力消费圈,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数字化发展。该区将启动建设近12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商业主导区,形成商业内街、空中平台、滨水步道的慢行系统链接,提供京北首个水城共融的滨水商业消费体验新地标。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商务部新闻发布会多次提及会展业对消费复苏起到的重要作用,多地助推会展业全面恢复的利好消息频发,天津会展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日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旅游集团、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共同召开文旅智库成立大会,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业界的26位专家入选首批文旅智库。
北京3月1日,28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北京消费季”在前门大街启动。北京将通过京津冀携手、商旅文体科融合互动、全市各区及特色商圈同频联动等方式,开展6大板块、25项全市性标志活动,融合国际范、中国潮,营造繁荣消费氛围,持续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持续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2·26’重要讲话九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九年来商务领域协同成果不断涌现。
2月24日,北京市顺义区大力发展商务会展,加快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简称“新国展”)二三期建设,打造北京国际会展商务区(EBD)。近日发布的《顺义区鼓励会展产业集聚发展扶持办法》鼓励优质的会展企业及关联服务主体集聚顺义,奖励资金规模达5000万元,单项奖励资金最高600万元。
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模式的铺开,会展业的发展为津南区输送了新的能量,在繁荣交通、提升城市形象之外,更推进了整个片区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犹记得,7年前,金茂荣归故里,一举摘得天津母亲河畔第一热电厂地块,自此开启了焕新城市理想的历程。
北京2月10日,北京新消费供给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北京将以提质便民为核心,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并将研究推动北京“购物之城”建设,打造时尚消费的升级版和新高地。
北京2月10日,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辟新局面。今年,北京将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
春至海河西岸,蓬勃生机涌动。打造中央商务区小白楼片区、泰达大厦“变身”国际航运中心大厦、建设“一刻钟综合服务圈”……今年,河西区锚定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的目标,开局争先,实干为要,力争早日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1月28日上午,从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召开的2023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天津住建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十项行动”要求,准确把握住建工作与“十项行动”的结合点,紧紧抓住工作的切入点,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进一步明确全市住建系统今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工作任务,形成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十项行动”在住建领域见行见效。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