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聚焦>人物访谈
还在上学的时候,花着父母钱的年轻人,并没有感受到社会的残酷,一旦毕业走出了校园,就会越来越感受到,当生活这件事真正落在自己头上时,现实与理想国的之间的鸿沟似乎难以跨越,除了回到父母怀抱的短暂温暖,其他的一切,都要依靠自己。
20年的地产生涯邓历始终愿意参与一线工作,与区域与项目为伍,拒绝平庸,不断带领团队突破挑战性的难题。
银保监会在助企纾困、应变克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如何应对和防范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
中国将2022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实现这一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而最近的疫情形势如同一场“倒春寒”,给正在“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带来考验,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更须努力。
每年3月和4月,是上市房企集中接受投资者“检阅”的高光时刻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了18万亿元,这或许就是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天花板。
“高校毕业生、‘新蓝领’等新市民、青年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群体,对促进城市新业态发展、带动国内大循环、稳定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解决好这部分重点人群的住房问题,既是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全面共同富裕的战略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建议,新市民、青年人收入跨度大、住房痛点不一,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需分类研究、统筹考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面对新时代百姓住房需求,已经走过28个年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何去何从,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2022年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势减弱,同比涨幅总体回落。”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楼市出现止跌信号。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四大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实力强、工作机会多、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医疗教育资源丰厚,对人才购房定居的吸引力强,因此刚需市场长期存在,市场扛风险能力较强。
2022年春节,国内更加注重精准抗疫,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数显现下降,这为进一步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提供了实验基础。
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房地产百城库存月报显示,2021年12月,楼市迎来“翘尾”行情,供求两方面均有较大放量,但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仍在延续。月报显示,房地产百城狭义库存(现房库存)稳中微增至6.1亿平方米,库存去化周期小幅回落至约16个月,显著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广义库存(累计新开工面积与累计销售面积之差)则重回高位,再度跳增至38.81亿平方米,行业潜在的库存风险依旧较大。
如今,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浦发银行1月1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布公告,计划于1月21日簿记发行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债券(22浦发银行02),债券规模为50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
2021年是全国22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两集中”(集中公告、集中供应)新政落地的第一年。这一年里,全国土地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首轮土拍“热度高涨”,发展到第二、第三轮集中供地市场的“由热转冷”。尤其是受房企融资难度加大和楼市下行影响,下半年,国企托底、流拍、提前中止出让成为土拍市场的几大关键词。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