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期,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从明确首套房“认房不认贷”政策,到发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再到多个城市取消限购限售,楼市迎来多方位刺激政策,释放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
自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来,最近两周,重磅政策密集落地,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四大一线城市全部执行“认房不认贷”,央行宣布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并首次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让政策惠及更多人群。
自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来,最近两周,重磅政策密集落地,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四大一线城市全部执行“认房不认贷”,央行宣布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并首次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让政策惠及更多人群。
在接二连三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南京二手房呈现阶段性复苏态势,在过去三周时间里成交量连续上涨,市场热度有所升温。与此同时,挂牌量也保持上涨势头,挂牌价则不涨反降,买房人或将迎来出手好时机。
8月5日,继多个部门在不同场合针对优化房地产政策密集发声后,人口超千万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再一次走在了调整的第一线。
2023年上半年各地政策仍保持宽松趋势,近百城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同时,多地放松住房限购限售。与此同时,随着今年6月LPR的下行,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今年上半年,政策端,供需两端发力稳楼市,地方政策频频跟进,但是整体来看强度一般,较去年相比,缺乏实质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巩固市场,地方松绑政策也是以公积金优化、局部限购放松、下调首套房贷利率等为主,整体政策限制仍较为严格。
加入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队伍的城市仍在持续增多。
1月6日,波哥聊楼市之2023年十大趋势发布会在线上启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为主题解读“2023年楼市十大趋势”。
多地的三批次土拍陆续进行中,天津2022年三轮土拍也将于10月17日开启。
尽管面临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考验,但8月份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总体改善,多数指标好于上月。
遏制房地产下行趋势对于今年稳增长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稳楼市的强烈信号,明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将2022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实现这一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而最近的疫情形势如同一场“倒春寒”,给正在“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带来考验,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更须努力。
通过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释放市场主体内生发展活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落实财政金融纾困政策并行推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要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
通过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释放市场主体内生发展活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落实财政金融纾困政策并行推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要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5月末,M2同比增速维持在近年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达2018年5月以来最高。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5月末,M2同比增速维持在近年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达2018年5月以来最高。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5月末,M2同比增速维持在近年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达2018年5月以来最高。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5月末,M2同比增速维持在近年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达2018年5月以来最高。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5月末,M2同比增速维持在近年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达2018年5月以来最高。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