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李新政下的经济热点透视 魏杰解读三中全会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11-29 16:01:00

四、加速国企改革

第一,国企主要转变为投资公司。国有资本应逐渐淡出经营,由经营方变为投资方。如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具有政府背景,但是只投资,不经营。经营活动最擅长的还是民营企业,一旦政府介入,就会发生问题,比如我们的钢材,水泥,都是政府干预,结果导致产能过剩;但是像纺织业等,没有政府干预,就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二,投资方向主要为公益性事业。国企要退出竞争性行业,放给民营经济更多的投资领域,而要干民营经济不愿干的。

第三,国企收益的30%上缴国家,一部分资本划归社会保障账户。如果老百姓能享受收益,就可以降低社会保障金的缴纳,减少企业压力。老告诉是你的,而你又享受不了收益,那就是假的,实质上是利益集团的。

比如英国铁路,虽是国有,但资产属于全体人民,而客运、货运是私有的,是各个企业竞标的结果。监督方为英国铁道监管办,它的权利是保持铁路资本增值和安全,其工作人员由国会任命,定时向国会报告,年底时盈利上缴国会,然后分给各个家庭。国内国企的利润由利益集团把控,老百姓享受不了,所以利益集团是改革的重大阻力。再比如,英国电信公司也是政府垄断,但它是股份制的,全体人民均为股东。如果董事会出现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决定,国家财政部在其中有一股叫黄金股,也叫特权股,可以否定董事会决定。由此一来,英国电信发展的好处让人民享受了。反观咱们国家,电信业被三大巨头垄断,结果国家有好处,但价格高居不下,个人实际上没有好处。

我在广州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大家都认为这次全会对民营企业是利好的。我说,只要方向确定下来,事情就好办。当然,还是有人反对,理由是认为只有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那我想问非公有制经济算什么?都是一个妈生的,难道公有制经济就是合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私生子?

要想贯彻以上政策,第一个是要改变思想。私有制不是万恶之源,不要对其有道德上的谴责,更不能歧视;第二个是要修改法律体系,像《民法》《刑法》,保护私有经济产权,消除民营企业家们的恐惧,让他们放心投资。

我们除了对公有制经济提出要求外,也要对非公经济提出要求:希望我们民营企业家们不断释放正能量。除了创造就业机会、生产优良产品、向政府提供税收、为环保贡献力量外,还要提高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档次与水平。

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遵纪守法。我们企业家们应该正确对待财富,财富对人是一种考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出现负面影响。不能因为有了钱就无视法律,动不动就想把谁摆平。之前有个富翁,因为倒车问题和行人起冲突,最后把人家撞死,判了个死刑。他的亲戚对我感慨道:魏老师,问题还是出在钱上。有了钱,人要低调点,不能嚣张。

然后是尊重人权。一定要避免对内无法团结,对外不能处理和社会的关系。一次我对一个朋友说,听说富豪排行榜把你排在了第65位?对方答道,那是瞎排,我至少排第5。当时我就觉得这哥们儿脑袋有问题。还有一次招商大会,省里派副省长到场祝贺,一个当地企业家不顾领导在场,公然大骂政府,副省长递纸条请求给点面子,对方还是不理,照骂不误。你看,这就是很难协调和社会的关系。有钱后要低调点,太高人一等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再就是承担责任,包括社会责任和公益责任两部分。责任不会去找穷人,穷人没有多少能力承担大的责任,所以我们民营企业家就要肩负这个责任。社会责任我前面说过,创造就业机会、生产优良产品、向政府提供税收、为环保贡献力量。公益责任,也就是慈善,属于道义,这个不强迫。

最后就是学习。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的捕捉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学习,那就会被淘汰,因为信息传递和变化都太快。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民营企业寄予厚望,民营企业家需释放正能量,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思想上若有偏差,则很难成功。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习李新政下的经济热点透视 魏杰解读三中全会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11-29 16:01:00
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引起世人关注:新一轮中央与地方博弈再度上演。在改革的“时间窗口”尚未关闭的条件下,“习李新政”是否能够通过市场决定论、政治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等手段,为民营企业的“破冰”创造条件?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