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限购 京购房者转战海淀丰台等区域

来源:新京报 2015-08-28 09:25:00

门头沟、房山

自住为主 同质化竞争激烈

相比已开始进入存量市场的海淀和正在高端化的丰台,门头沟与房山这两个区域在产品结构上和通州更加相近,因此业界普遍认为,通州的限购升级对于这两个区域的确是有一定的利好因素。

过去两年时间内,华润、融创远洋保利、城建等多家品牌房企布局京西门头沟,今年开始这里将进入供应高峰期。近几个月来,包括西长安壹号、远洋新天地、华润·悦景湾、鸿坤·七星长安、中国铁建·梧桐汇等多个商住类项目集中入市,其同质化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门头沟商住类产品库存量已经较大,潜在供应量依然庞大,去库存压力很大。

同样地,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的房山地区,房价也已接近触底。“现在房山的房价已经接近地价,最低的项目才卖1.8万元/平方米,而部分地价也差不多是这个程度。”郭毅透露,由于“面粉”、“面包”价格接近,房山对于投资性需求缺乏吸引力,目前以自住型需求为主。

“由于通州限购升级到现在只有近半个月,现在还没有有效数据来说明通州限购升级之后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不过从目前来看,投资类需求转向京西的可能性极小。” 郭毅分析,此前大量投资需求涌向通州,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重心东移。而相对来讲,京西并没有热点吸引投资需求。“限购后,仅有少部分人会转向房山、门头沟等区域,大部分投资类需求仍然会向京东周边转移,比如燕郊、大厂等地。”

圆桌

从8月15日起,通州区实行区域住宅限购新政策。这对即将到来的“金九”通州楼市甚至北京楼市影响几何?其他区域楼市是否迎来新机遇?本周,记者邀请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东亚新华地产营销副总监董广博,亚豪市场机构总监郭毅一起探讨上述热点问题。

降价?待观察

新京报:通州限购对通州楼市产生了什么影响?

牛凤瑞:通州限购主要是为了平稳供需,通州作为行政副中心的利好出台,购买需求旺盛,但房地产从拿地到卖房有“时滞”,供应周期要1年以上,从量价规律上看,价格越高,成交量就会越小。

董广博:由于限购抬高了购房门槛,短期内通州住宅的销售速度肯定会变慢,单个住宅新盘项目的成交量会比往年少,而新盘价格是否会下跌,取决于开发商是否急于去化。

郭毅:此次限购主要是为了平抑通州的投资需求,应该是一个短期政策。如果执行之后,投资需求降低,可能就不会加码;如果投资需求转向商住,则有可能继续加码,限购商住类产品。

降息利好,购房需求上升

新京报:9月是传统楼市旺季,我们看到较多的楼盘报价出现上涨,北京楼市又回到了上涨通道吗?

牛凤瑞:目前利率等政策都在放松,但限购不会松,说明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平稳,我认为房价会逐步上升,大家都希望这次是平稳上涨,不要像2013年那样波动太大,但市场有很多偶然因素。

董广博:整体楼市都呈现回暖,我们在通州看到,收紧了购买资格,但需求依然存在且强劲,我了解到一些不限购的商住项目近期价格就出现了上涨。

郭毅: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楼市已经回暖,而降息降准会为楼市带来一定利好,对于开发商而言,开发成本降低了,购房者的买房成本也随之下降,整体购房需求将会出现回升。

京西客源稳,看好京南发展

新京报:北京东部区域快速发展,西部板块会跟上吗?

牛凤瑞:北京在建设国际一流大城市的过程中,全市均衡发展是目标,区域发展有快慢,近年东部区域发展较快,但据我了解石景山南部也在加速发展。整体上我认为北京南城的发展空间更大,除了第二机场修建外,还有以第二机场为核心的京津冀交通协同,此外南城主要是平原地区,是现在城市建设的主体,目前的建设密度也较低,而北京东南部聚集了大批人口、产业,都有利于后期发展。

郭毅:之前京西板块推出的住宅项目比较少,因为住宅土地供应的少,此外京西也缺少一些热点,但近两年门头沟等地加大了土地供应,从交通、环境、配套上看,西部的石景山、门头沟等地也开始逐步完善,主要还会以京西客群为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通州限购 京购房者转战海淀丰台等区域
来源:新京报2015-08-28 09:25:00
通州限购升级,使得非京籍的购房需求以及本地的二套需求基本被堵住。有分析人士认为,陡然提高的购房门槛可能会使投资类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客户不得不寻找新的区域,因而这一政策有可能会利好京西、京西南等区域。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