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特大城市将由11个减为2个

来源:新华社 2015-08-11 10:36:00



记者昨日获悉,《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7月经国务院同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至203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人。而至2030年时,我省将形成两个特大城市,城市发展摒弃“一味贪大”思路,更追求质量和内涵。

 
《规划》作为省本级“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由省住建厅组织编制,省发改委、国土厅、交通厅、环保厅等全面参与。《规划》实现了全省城镇、交通、生态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一张图,是指导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法定依据。

 
城镇化率非刚性指标,正视“半城镇化”问题


记者看到,住建部给省政府的批复,要求江苏坚持“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一带二轴,三圈一极”(即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沿东陇海城镇轴与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淮安增长极)城镇化空间格局,远期形成“带轴集聚、腹地开敞”的区域空间格局,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

 
批复原则同意《规划》对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指导性意见。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72%左右,城镇人口约612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730平方公里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6730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有效控制。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合理布局,保护耕地。

 
按现有公开数据,全省城镇人口约5090万人,也就是说,未来5年,全省城镇人口将增加1000万人左右,而未来15年内,全省城镇人口将增加约2000万人。“无论72%还是80%,都仅是城镇化率的目标性预测,不具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江苏不希望走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路,虽然它们的城市化率很高,但质量却很差。”当记者就“80%的城镇化率意味着什么”采访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处长施嘉泓时,他强调,制定出相关城镇化率目标并非“惟指标论”江苏更追求有质量和内涵的城镇化。

 
有质量和内涵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人的城镇化。8月1日来宁的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就对记者透露,当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去年我国城镇化率是54.77%,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却有17.3个百分点,目前还在继续扩大,共有3亿多转移人口和城市间的流动人口不能享有市民待遇。这是新型城镇化十分急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但施嘉泓表示,“半城镇化”问题仍是江苏需正视的问题,少一点异地城镇化、多一些本地城镇化是当务之急。

 
培育96个重点中心镇,就近就地城镇化

 
正因如此,《规划》提出,重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培育一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省级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批工商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优化镇村布局,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地区的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增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省发改委副主任汤明海说,眼下江苏正着力培育96个省级重点中心镇,这些小城镇有的人口已超过5万,具备发展成为小城市的条件。

 
“96个重点中心镇,原则上苏南选取的是特色镇、历史文化名镇,苏北主要选择人口基数大及有战略发展意图的镇,比如临海的镇就选取了9个,以带动临海开发。”参与《规划》编制的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卉告诉记者,发展小城镇,顺应了国家新型城镇化重心下移的思路,即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促使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规划》同时提出,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和区域间共享共建、衔接协调;加快村庄道路规划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等。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我省特大城市将由11个减为2个
来源:新华社2015-08-11 10:36:00
记者昨日获悉,《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7月经国务院同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至203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人。而至2030年时,我省将形成两个特大城市,城市发展摒弃“一味贪大”思路,更追求质量和内涵。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