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规划描绘江北20年诱人蓝图

来源:扬子晚报 2015-08-10 11:04:00

总面积约2451平方千米,其中国务院批复国家级江北新区规划范围为788平方千米,江北新区的总体规划范围涵盖了浦口区、六合区及栖霞区八卦洲街道。那么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南京江北新区将会变成什么样?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会享受到哪些便利?

据了解,南京市规划局和南京会江北新区管委会(筹)规划国土部此前公布了10份江北新区系列规划初步成果,这10份规划为我们细细描绘了江北新区未来10到20年的发展蓝图。


新区10大规划之富
规划1

总体规划,一轴两带三心四廊五组团 到2030年,江北新区将形成“中心城——副中心城——新城——新市镇”的城镇等级体系。其中,中心城由浦口、高新-大厂两个组团组成;副中心城由雄州组团和长芦产业板块组成;新城包括桥林、龙袍;新市镇包括竹镇、金牛湖、马鞍、横梁、星甸、汤泉、永宁、八卦洲。

 
从远景空间结构上靠,要行程“一轴、两带、三心、四廊、五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轴,是指沿江城镇发展轴,由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支撑和串联,形成沿江、带型、组团布局的江北城镇密集发展地区。两带,是指外环山水生态带、沿江生态带。
三心,是指浦口、雄州综合型城市中心及大厂生产性服务专业型中心。 四廊,是指方山-八卦洲、马汊河-八卦洲、龙王山-八卦洲、老山-三桥四个楔形廊道。五组团,是指桥林、浦口、高新-大厂、雄州、龙袍五个城镇功能组团,是空间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善、职住相对平衡、集中高效发展的城镇集中建设地区。

 
规划2 
近期规划

 
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达到123万《南京江北新区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公众意见征询稿)中针对未来5到10年的重点建设地区,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

 
1,强化中心,区域服务战略:主要依托江北中心区,培育商务金融、文化创意、健康医疗等功能,提升区域服务能级。

2,生态城市,城乡一体战略:充分挖掘利用老山天然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打造江北生态绿心。 

3,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战略:主要依托南京高新区,重点建设“一谷一园”,培育科技创新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

4,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战略:立足桥林新城,重点打造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5,江海联动,物流中心战略:构建江北新区公铁水联运枢纽,与龙潭港合理分工构建南京长江航运中心。

 
根据规划,江北新区中心城的范围北到老山和南京绕城高速),南至长江,西到南京绕城高速-宁合高速,东到二桥高速,规划到2020年,这里的城市人口规模为12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48.2平方公里。

规划3
浦口新区


融合多种功能的江北示范区。浦口中心区包括了中央商务区、浦口历史文化区与国际健康服务社区等三大发展组团。中心区占地约16平方公里,北至老山风景区、南临长江滨水岸线、西以七里河为界,向东可延伸至浦口火车站地区。浦口中心区也就是江北新区的中心区,从功能定位上看,它将融合商业商务、文化休闲、健康医疗和生态宜居等多种功能,成为引领江北新区发展的示范区。

 
从规划图上看,从滨江一直延伸到老山脚下的中央大道将成为中央商务区的主轴,这一主轴沿线将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浦口火车站地区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挖掘,通过合理的修缮和利用,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历史特色,成为江北新区CBD区域重要的创意产业园区。

 
规划4
雄州中心

 
服务六合和周边的副城级中心雄州中心区位于江北新区北部,总体功能定位为服务于六合和周边区域的副城级中心。规划建议,雄州中心区选址在新篁河与龙池路之间的区域,采用临锄禾跨河型的选址,有利于发挥滁河良好的滨水景观优势,同时又能够与六合老城便捷联系。根据采选,雄州这一城市副中心的商业商务总量约70-100万平方米,周边已有及规划的面积为约40万平方米,需要新建商业商务总量约为30-60万平方米。

 
根据该规划,将通过一个紧邻滁河的不行商业广场来组织大型商业休闲设施,打造一个城市客厅,因为此地有张果老的传说,所以准备命名为“果老滩”城市客厅。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十大规划描绘江北20年诱人蓝图
来源:扬子晚报2015-08-10 11:04:00
总面积约2451平方千米,其中国务院批复国家级江北新区规划范围为788平方千米,江北新区的总体规划范围涵盖了浦口区、六合区及栖霞区八卦洲街道。那么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南京江北新区将会变成什么样?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会享受到哪些便利?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