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与刚需“两头热” 2016年买房你排哪个队?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1-07 08:32:00

“我有300万元,想在五环以内买套房”,这句话放在两年前会十分平常,但时至今日,这句话有可能成为笑话。2015年,随着豪宅不断入市,土地价格再创新高,普通商品房逐渐淡出楼市,改善盘一步步“被豪宅”,买房门槛也进一步发生变化,以往100多万就能买房的底线已经攀升到300万左右,而1000万的房连豪宅的边儿都摸不着。因此,人们在都市中迷茫:我到底算哪个群体?刚需?改善?难道不知不觉成了豪宅的“俘虏”?2016年,买房人得摸摸兜里的钱,掂量掂量自己在无数楼盘面前的“身份”,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房产,从而通过房产的价值给自己贴上在这个城市中的身份标签……

刚需型 商住房大行其道

国家的相关政策条文中,没有刚需一词,其是房产商在营销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名词。从字面理解,“刚需”就是刚性需求以自住为首要条件。目前,业界对刚需房普遍有两种理解:一、紧迫性需求。简单地说就是解决人居住的最基本需求,就像穿衣、吃饭、工作等一样。对于没有房子的人来说,能拥有一套住房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刚性需求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基本需求。二、弹性需求。看似可有可无,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尤其随着物质基础的改善,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比如子女长大,原有的房子无法满足两代或者三代人同时居住,换套大房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这也是属于刚性需求。这一类型二套房居多,且房屋面积偏大。

在北京市场,有关刚需一词的由来应该是几年前万科长阳半岛开盘时叫响的。那时,位于房山区的长阳半岛,开盘时价格每平方米一万多元,而今年主推的户型为87平方米——125平方米的两三居,均价已经达到29000元/平方米——32000平方米之间。再举一个例子,通州刚需盘保利大都汇前不久开盘热销12亿,价格在35000元/平方米。

可以说,目前3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楼盘可以称作刚需盘,这些楼盘的真正需求者就是目前北京市场的刚需买房人。而在短短五年里,一套一百平方米的两居,基本从100万左右涨到了350万元左右,这就是刚需的现状。

据了解,由于近几年北京土地价格上涨迅猛,刚需盘显现出退出楼市迹象,3万元/平方米以下商品房凤毛麟角,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商住房,据不完全统计,库存量加上2016年即将面市的新盘量,商住房总面积将达到惊人的600万平方米左右。

亚豪机构营销总监郭毅表示,商住楼供应规模大、供需不均衡,主要原因是政府规划与区域市场现状不匹配。从政府规划的角度,为了丰富郊区的配套,商业公建类用地的供应主要集中在郊区。2013年成交的56宗商业用地中48宗位于五环以外,2014年成交的44宗商业用地中39宗位于五环以外。

然而,五环以外、甚至六环以外的区域往往因为居住人口的密度小,导致商业及写字楼的经营难度大,回报周期长,对于注重周转率的开发商来说,为了回笼资金,只能将这些地块开发为散售型产品,这样的话,购房者的购房用途更综合,既可自住,也能办公,从而加速项目销售。但是同类产品供应规模过大,且在同一区域的供应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销售压力,库存居高不下。

随着2015年尘埃落定,那么2016年的楼市将如何走向?明年房价会涨还是会跌?这无疑是众多房地产业内人士和购房者关注的问题。证券研究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率先发布了对2016年及以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销售量均进行了预测,认为: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整体较为平淡,分化的走势还将继续;改善型住房和存量房交易将成为市场争夺的主要对象。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豪宅与刚需“两头热” 2016年买房你排哪个队?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1-07 08:32:00
“我有300万元,想在五环以内买套房”,这句话放在两年前会十分平常,但时至今日,这句话有可能成为笑话。2015年,随着豪宅不断入市,土地价格再创新高,普通商品房逐渐淡出楼市,改善盘一步步“被豪宅”,买房门槛也进一步发生变化,以往100多万就能买房的底线已经攀升到300万左右,而1000万的房连豪宅的边儿都摸不着。因此,人们在都市中迷茫:我到底算哪个群体?刚需?改善?难道不知不觉成了豪宅的“俘虏”?2016年,买房人得摸摸兜里的钱,掂量掂量自己在无数楼盘面前的“身份”,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房产,从而通过房产的价值给自己贴上在这个城市中的身份标签……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