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即将迎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 资金成旧改难题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3-11 08:33:00

(原标题:严厉楼市调控迎来“外援” 新湖中宝将助上海新增近30万平方米供应)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即将迎来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内容包括:1、将要收窄“3·30新政”的执行力度;2、多部门建议加强资金杠杆监管,涉及P2P、首付贷、中介等;3、上海银监局方面还建议收紧非普通住房的房贷政策;4、限购资格应该提前认证,看是否具备购房资格再买。二套房实行差别化的政策,未来建议收紧。

但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3月9日的政协小组会讨论时则提出,房价过度波动的问题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仍是住房供求关系,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几乎同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也指出,目前最关键的是增加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面积,充分发挥政府土地收储,及时增加土地供应面积。

在这一背景下,有开发商主动为上海市政府分担重责。3月9日晚间,新湖中宝(600208,SH)发布公告,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以11.9亿元收购上海市黄浦区508号街坊地块。该地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以东、方浜中路以南、松雪街以西、复兴路以北,总面积9.40万平方米,其中旧城改造面积9.0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23万平方米。联系到2015年12月新湖中宝的另一则公告: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以2.4亿元收购上海虹口青云路167弄地块。该地块位于上海虹口区青云路以北、恒业路以南、俞泾浦以西,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不超过6.14万平方米。

上述两个旧改项目如能够顺利推进,新湖中宝就能为上海的新房市场增加近3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此举对整个上海市场来说虽是杯水车薪,却能在全行业产生示范效应:通过参与上海的城市更新,释放更多供给,以抑制房价的大涨。

旧改之难 难在资金

1992年上海开始提出“到本世纪末完成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拉开了大规模旧改的序幕。彼时,上海市民居住矛盾突出,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万平方米,其中3万多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5万平方米。

对开发企业来说,随着核心区域土地出让日益紧张,介入旧改土地成了他们打入城市腹地的必经之路。

旧改土地为了解决旧改资金问题,过去旧区改造经常采用“毛地出让”方式:政府按土地现状出让,开发商承担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毛地出让”加快了旧改进程,也导致了一些遗留问题。前些年旧改中遗留的一些“毛地出让”地块,由于资金、收益、市场预期等诸多原因,开发商没能完成动迁。

近年来,国家多方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介入地方旧区改造。随着棚改资产证券化等开发性金融产品开闸,政府和企业又获得了新的融资渠道,旧改项目从拿地到上市的日程被大大缩短。业内人士表示,以新湖中宝为代表的参与上海旧改的主要开发企业,将在这波利好行情中获益,迎来销售和盈利的快速增长。

在过去,旧改土地由于大多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并且以宅地为主,因而受到了开发商的追捧。2004年8月,土地出让制度改革,“毛地出让”的方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在此之后,曾经毛地出让的种种弊端也开始显露。最大的问题就是动迁速度极为缓慢。

目前上海市中心内仍有许多十几年前“毛地出让”的棚户区基地尚未改造完成。业内就曾传出静安区某地块的整个动迁时间甚至一度长达15年。在这十五年中,开发商不单要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安置居民,还无法通过银行办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大量的资金因此沉淀在其中。

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极为考验开发商的运作能力和资金状况。受限于资金状况,不少旧改地块曾几易其主。即便是原本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历久经年,也被拖得“元气大伤”。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上海即将迎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 资金成旧改难题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3-11 08:33:00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即将迎来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内容包括:1、将要收窄“3·30新政”的执行力度;2、多部门建议加强资金杠杆监管,涉及P2P、首付贷、中介等;3、上海银监局方面还建议收紧非普通住房的房贷政策;4、限购资格应该提前认证,看是否具备购房资格再买。二套房实行差别化的政策,未来建议收紧。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