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发文取消限购?官方:文件有打印错误

来源:大河网 2014-06-26 09:32:00

郑州房产——地产中国郑州频道

今年中央对房地产市场措施要求分类调控,此前安徽、杭州、无锡、佛山以及广州等地松绑限购悄然试探性进行。

  昨日市场消息显示,作为三线城市的呼和浩特正式发文对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且允许外来人口在市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等多项明显的放松限购措施。

  媒体在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的官网上发现一则转发呼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关于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提出从土地供应、加大棚户改造建设等6点推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建设。其中特别提出了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

  允许外来人口在市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以及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调整为30%,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等多个松绑限购的措施。被市场指认为国内首个官方明确取消限购城市。

  而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负责相关工作的李主任向媒体表示,政府文件有两个字打印错误,需要重新发布。对于具体是否执行上述文件,该人士表示不太清楚,但会很快重新发布出来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分析认为,从目前限购政策松绑的城市态度看,呼和浩特的松绑最彻底,也最明确,已经完全把此前限购的束缚给挣脱了。目前很多城市进行松绑,中央政府并没有明确打压,这使得呼和浩特对松绑的勇气增大,也因此成为发文确认取消限购的国内第一城。

  他指出,从呼和浩特的市场状况看,2013年的库存去化周期达到了37个月,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属于压力最大的一个。一般超过12个月就已经有库存去化压力,这就表明呼和浩特面临严峻的供求矛盾。所以放宽限购条件,能够利好当地和外地有置业需求的人进入,利好库存去化和房企资金回笼。

  相关新闻

  至少16城放松楼市限购

  库存高、去化缓、房价跌、观望浓……2014年楼市上半场在一片低迷中走向尾声。

  大调控政策不见,地方楼市政策微调却不断。在进入马年连续几个月的楼市低迷行情后,不少开发商开始降价求量,多地政府也开始坐立不安。在“分类调控”趋势下,多个二、三线城市“限购松绑”的传闻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安徽、杭州、无锡、天津、沈阳、广州等至少16个城市采取或直接放松限购条件,或放宽落户条件,或采取调整公积金贷款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近日,沈阳、广州、福建等地,更被媒体报道已事实上放开限购,但“只做不说”。

  经历了上半年多地政策的微调,楼市仍以多项数据下滑落定: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均同比下降,降幅环比扩大;库存面积同比增加近两成;新房、二手房价格70城中半数城市下跌。

  “部分地方政策调整的微刺激被过度解读了,这种政策性刺激心理作用更强,但市场作用并不会很明显。”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赵路兴也认为,限购放松的市场效应,仍然需要较长的反应期和消化期。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呼和浩特发文取消限购?官方:文件有打印错误
来源:大河网2014-06-26 09:32:00
郑州房产——地产中国郑州频道今年中央对房地产市场措施要求分类调控,此前安徽、杭州、无锡、佛山以及广州等地松绑限购悄然试探性进行。   昨日市场消息显示,作为三线城市的呼和浩特正式发文对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且允许外来人口在市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等多项明显的放松限购措施。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