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国五条细则迟迟未见全貌 观望情绪加重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4-16 09:26:00

周鹏程:市场的管理有两种基本形态——“疏和堵”。一般而言,管理好一个市场,光靠“堵”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做好“疏”的工作。从短期来看,一些调控方式可能在短期会产生一些效果,但是当我们回到市场的本原,会发现供需情况还是决定市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从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个方面做到平衡,那么实现楼市中长期调控效果的目标,就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何志坚:不排除会有更严格的调控细则出台。但是与住宅项目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商业地产有其特殊性。如果说住宅项目是与老百姓居住息息相关的需求,商业地产更多的是偏重投资向度。因而在商业地产这一块,我们认为市场自身的调整作用,可能会显得更直接一些。

应林建:长沙的房价控制目标在三月底如期而至,个人判断长沙若继续推出更加细化的国五条细则,其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基于具体情况做区别对待,不会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调控市场。

长沙接下来房地产市场会如何?

祝海:经历了3月的成交放量之后,4月上旬市场有所回落,但总体较去年同期仍处于上升态势。考虑到长沙市场供应量较为充足,同时城镇化背景下有较强的需求支撑,预计近期成交量将相对平稳,虽然难以出现3月的爆发增长局面,但较去年依然可保持上升态势,价格稳中略升。

佟铁锋:我认为今年内长沙楼市整体仍将向好,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预计今年楼市在持续去年惯性的前提下,住宅量、价或将呈现继续上升趋势,但由于政策层面仍要求不放松管理,预计上升相对谨慎,整体行业发展也将更加稳健。

王海:长沙市场会有一轮重新洗牌的趋势,作为项目开发,应当将客户的各种需求能够充分满足,好地段、品牌开发商、配套完善的大项目未来市场竞争力更强,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

长沙房价预计会以一种相对平稳的上行格局发展,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渐兴起,和城市经济生态的变化,以及城市经济地位的加速度发展,房价预计会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供求关系稳中有升。

曾志舜:接下来长沙仍然会在政府的市场规律化运作和把控下,呈现相对稳健和健康的趋势,房价长期看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起落,符合长沙的市场特点和市场规律。

钱荣:从调控后市来看,长沙的房地产市场和房价应该是稳中有升,而房价上涨的概率应该比下跌的概率要大很多,但上涨的幅度将比较有限。这主要是因为长沙目前土地存量还很大,市场供应也很大,这也会让长沙的房价保持在一个稳定逐渐上涨的走势,很难出现暴涨。

雷东辉:虽然市场竞争加剧,但是长沙未来的房价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不过由于一些资源性高端盘入市,长沙楼市的房价将会出现结构性及区域性的调整,价格分化可能将进一步拉开。

杨毅:总体而言,长沙未来的市场以及房价都将保持平稳态势。长沙房价近几年都没有出现特别的暴涨和起伏很大情况,未来的房价也将继续在这种平稳的走势中持续。

邹卫胜:今年长沙房价的走向,将会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广深市场进一步的上涨。广州和深圳地区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不少白领阶层和湘籍人士被动回长沙置业;其次,长沙楼市本身存在的市场需求,也对长沙楼市需求形成了力挺的态势。所以全年来看,长沙房价可能会呈现迂回上涨的态势。

何洪伟:长沙市场的表现会处于一个平稳上升的状态,房价的走势也将与整体的市场表现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相一致。

周鹏程:今年长沙楼市的趋势,应该是沿着最近半年的价格水平呈一个震荡的态势。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整个长沙楼市的稳定应该是大势所趋,房价也应该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何志坚:首先,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趋势,就是一些客户把手头上的房子卖掉,然后买进一些商铺、写字楼。回到长沙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向和价格情况来看,我们的判断,长沙楼市应该还是稳字当头;同时我个人认为,长沙的房价即便是上涨,也应该是在政府可控范围内的一个小幅度的增长,简而言之,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应林建:基于开发周期、产品定位等要素的区别,一些定位有差异、面对的购房人群不同的项目也会因调控政策产生不同的反应。总体上看,市场上肯定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这种波动在量大的普通商品房住宅方面表现得会尤为明显;但在高端产品这一块,“稳固”二字应当还是今年的主流趋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长沙国五条细则迟迟未见全貌 观望情绪加重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4-16 09:26:00
贴身肉搏的抢客大战虽然在长沙不是新生事物,但在近期有所升级却是不争事实。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