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

来源:南京日报 2021-06-17 10:00:45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中国网地产

滁宁城际铁路二期工程一标段技术学院站——龙蟠大道站右线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中国网地产

来安晶科新能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中国网地产

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所有机器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中国网地产

安徽盛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中国网地产

中新苏滁高新区的一、二期定向建设工业坊(标准化厂房)。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中国网地产

滁宁城际铁路来安水口段施工现场。 

2020年,滁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总量居安徽省第三、增速居安徽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居安徽省第一……地处“安徽东大门”的滁州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迅猛、速度喜人。 

近年来,滁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立足区位优势,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共建“大平台”、打造“大产业”,全力“大招商”,一大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宁滁同城化快速推进,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潮涌长三角,启航新征程。近日,笔者赴滁州市采访,通过访企业、进园区、探产业,探寻滁州在一体化大潮中“发展密码”。 

立足大招商

打造沪苏浙企业投资优选之地 

一伸手,喷雾机自动喷射出没有任何味道的消毒液,可以快速杀灭新冠病毒等多种病原体。这种消毒剂不含任何酒精成分,甚至可以带上飞机……在位于中新苏滁高新区的起源细胞技术(滁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笔者现场体验了这种名为易莎冠消毒剂的新型消毒产品。 

“这种消毒剂是‘PHMB+季铵盐’的复合配方,无毒无刺激。”起源细胞技术(滁州)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革新说,该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市,预计今年产值超1亿元。 

沉重的行李箱能跟着人“跑”,你见过吗?如今,安徽的一家企业研发出一款神奇的智能拉杆箱,它就像随行“拎包助手”一样。带着它出行,方便而省力。在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展厅,只见工作人员打开遥控器,往前行走,黑色的小箱子依托小轮子“紧随其后”,遇到障碍物还会自动躲避。 

小小箱包,发展出了大市场。开润原本由安徽人在上海创业成立,随后于2009年回到家乡滁州。如今业务已遍及全球,产品远销53个国家和地区。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丽娟表示,企业2014年申报IPO,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这离不开滁州市“给力”的服务保障。 

无论是长三角企业来滁投资,还是安徽人回乡创业,都离不开招商引资强力支持。招商,也成为滁州市近年来加速发展的重要“法宝”。 

近年来,滁州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抓住产业梯度转移、企业战略布局的机遇,招引了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大项目、好项目。 

在滁州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潘金钟看来,大力度的招商引资,让滁州在全国的知名度持续上升,滁州也成为不少沪苏浙企业产业转移的优选之地。“以前是干部出去找项目,如今,有不少项目是通过‘以商招商’主动‘送上门’。”潘金钟欣慰地说。 

2020年,滁州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6个,其中20亿元以上21个,同比增加8个;新开工亿元项目410个,同比增长19.2%;新投产亿元项目229个,同比增长27.9%;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50.2%,同比提高了8.7个百分点,呈现“项目引进多、到位资金多、重大项目多、产业集聚好”的招引态势。 

打造“大产业”

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3月31日下午,位于滁州市经开区的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专注地进行芯片的测试、筛选切割和封装。芯片封装,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 

该公司由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12年7月投产。“当时位于无锡的总部面临扩张,急需寻找另一处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新厂,最终我们选择了滁州,这里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营商环境好,最重要的是政府非常有诚意。”谈及企业刚刚建立时的情景,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靖宇说道。 

“一晃将近9年过去了,我们见证了滁州的高速发展。滁州工厂发展得非常好,事实证明,当时来滁州投资是正确的。”吴靖宇说道。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滁州市积极承接长三角转移或合作项目,携手沪苏浙,构建“大产业”,在合作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据介绍,2020年滁州市承接转移或合作项目240个,占全市新签约项目的50.4%;深化科创一体化发展,新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2项,创新开展“智汇滁州·揭榜挂帅”等活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研究院建成运营,苏大天宫科技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滁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科创平台正在建设中。 

除了承接转移外,随着滁州的“朋友圈”扩大,一批滁州本土企业“走出去”,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风生水起。“作为滁州本土企业,我们按照‘扎根滁州、深耕长三角、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有着‘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金鹏集团品牌总监李春雨表示。 

在南谯—浦口一体化发展共建合作园区,金鹏筑工板块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坐落于此。该基地是滁州唯一一家集国家级、省级于一身的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其300公里辐射半径,囊括了合肥、南京、徐州、上海等重点城市,每天50辆左右的大卡车拉着预制建筑构件,驶出基地,开上宁滁快速通道、宁洛高速,向着南京、杭州等地进发。 

共建“大平台”

变“毗邻优势”为发展优势

在滁州市的不少道路上,一抬头就能看见一座雄伟的“高架”,它就是滁州人翘首以盼的宁滁城际铁路。宁滁城铁建成运行后,滁州与南京将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在同城化发展上再迈新步。 

在来安县汊河镇,一辆辆装载着货物的大卡车穿梭于工业园区。这里距离南京江北新区只有一条滁河的距离。 

近,是省际毗邻地区的最大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支持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成为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滁州全力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使之成为滁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增长极。 

隔河相望的区位优势正变成发展优势。据来安县发改委副主任汤巧声介绍,在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中,始终将高位推进作为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前提保障。建设领导小组由两地共同建立,来安县与江北新区管委会领导多次对新型功能区建设进行对接。 

“在交通建设上,立足构建‘141’格局,即一条滁宁轻轨、四座跨河大桥、一座换乘中心,力求让跨省交流更便捷;在产业发展上,立足错位发展,南京江北做研发,来安汊河做制造基地,实现优势互补。”汤巧声表示。 

发挥优势、资源互补、错位发展、配套融合。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先行区聚焦“轨道交通及汽配、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四大板块,立足长三角,致力于打造江北新区最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在另一个省际毗邻区——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滁宁合作也在火热进行。 

在滁州华瑞微电子半导体IDM芯片项目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该项目是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的首个入驻项目。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一座6英寸晶圆厂。主要产品为各类新材料功率器件,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

“还没投产,一大半产能就已被提前预订了。”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波说道。 

谈及落户滁州南谯区的原因,刘海波用“正确的选择”来回应。他说,当时,不少城市都找企业谈过,正在选择之际,浦口区与南谯区高效对接,8月签约、10月开工,效率极高,几乎是“拿地即开工”,两区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办事效率令人惊讶。 

随着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滁州把“优势”化为“果实”,在高质量一体化之路上又迈出一大步。 

滁州市“十四五”规划将“未来五年,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作为了发展目标。 

滁州市发改委总工程师王宪亮说,下一步,将聚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产业协同发展等领域,争当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本版撰稿 王弘毅 罗宝 

本版图文供稿: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朱承胜)
网站无障碍
滁州“安徽东大门”一体化发展迈新步
来源:南京日报2021-06-17 10:00:45
潮涌长三角,启航新征程。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