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复出首推网络营销:决战链家不是时候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1-25 10:04:00

(原标题:施永青复出首推网络营销:决战链家还不是时候)

重掌中原帅印的施永青交出了复出后的首张成绩单——2015年中原地产全年成交金额9205亿元,佣金收入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0%。这个成绩无疑给“中原不行了”的支持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过,这家在内地中介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下决心赶上互联网浪潮。施永青说:“我们要承认起步是晚了,一个人承认自己落后才会追上去。”

1月16日,中原集团宣布推出自己的网络营销平台“中原好房子”——一个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于开发商、经纪人和客户的三方线上平台。

据了解,试点4个月的“好房子”目前已落地13城,服务过11个项目的专场活动,2016年预计在中原覆盖的33个城市全面铺开。“通过 好房子 的案场,项目的成交多了10倍。”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总裁、“好房子”董事长赖国强表示。

施永青给中原提出的策略很明确:积极发展互联网平台,借助资本杠杆,撬动大金融和大数据,并重启中原上市计划。

2015年初,中原曾宣布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0亿元用于系统平台建设与互联网运用,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同时,施永青还在中原内部主导了一线人员、管理层、高管之间的薪酬改革,相对削减高收入者的利益分配。

过去一年,中原地产最大的竞争对手链家连续发起了11项并购,公司业务范围迅速从北京扩大至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并直指中原地位最为稳固的深圳,并在互联网金融上早已先行一步。“中链之战”成为业界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谈及此,施永青说:“无论从资源、资金还是现有的管理班底,中原都没有条件打败链家链家的短期优势一定会出现。但中原不会完全以把链家打倒作为目标,某种程度来讲是一场持久战。2016年不是打决战的一年。”

第一步

“好房子”是中原地产向互联网转型迈出的第一步,施永青认为,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原因是中原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和其他公司的合作。

在“好房子”平台的构建上,中原选择的合作伙伴是重庆圈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中原整合线下已有的经纪人和客户资源,对方负责输出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社交的经验。

与绝大多数新兴的平台最大的不同是,“好房子”依托中原强大的线下经纪人资源,有中原6万员工作为线下支持,同时能够获取最有优惠力度的房源,通过O2O的活动,把握好线上和线下的导流,节省营销成本,提高转化率。“全国33间分公司,每年成交的金额接近万亿,为50万个家庭解决买房的问题,我们有这么大的基数,可以说 好房子 在出生之前就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好房子”CEO倪晓波说。

倪晓波认为,“好房子”的另一大特点是基于社群思维做社交。即让经纪人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生态圈,通过6万经纪人的传播和裂变打造最佳信息发布平台。

“我们做专场活动,参与进来100个经纪人就很多了,可能造成几百万的点击量,有几万个客户的兴趣被挖掘出来,这是在没有社交工具的时候很难做到的,也是社交工具带来的机会。”倪晓波表示。

在此之前,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利用互联网更多是利用热门网站的模式。在施永青看来,中原用的是社交网站,这是一个新的接触客户和信息传递的方法,中原要走一条其他人没走过的路。

据了解,自9月开始试点至今,“好房子”目前在全国的粉丝量已接近300万,总点击量超过4200万次。在用了“好房子”的案场,项目的成交量比以往多了10倍,但营销费用是原来的1/10。

目前,好房子已在13个库存量较大的二三线城市落地,2016年计划在中原覆盖的33个城市全面铺开。目前专注于一手房的代理,往后会根据不同的城市以及“好房子”的发展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做二手房。

据悉,“好房子”的推出已经得到万科保利万达世茂、和记黄埔等合作方的认可,并达成了长期合作意愿。

对于中介行业来说,重新洗牌是必然趋势,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目前部分单纯搭建O2O平台的中介,可能会最先遭到淘汰,而中原从线下走到线上,依托实体门店发展相对会更有耐力一些。”

“大金融”和“大数据”

“中原是一个经济效益非常好的公司,这么多年依靠的都是自有资金。”严跃进表示。据悉,中原2015年整体在内地的盈利情况不错,33个城市中只有3到5个城市亏损。

在此基础上,中原也慢慢意识到:对于房产中介而言,中介业务只是一个支点,借助资本杠杆,撬动的是大金融和大数据。

实际上,中原最大的竞争对手链家早已在金融布局。2014年11月,链家理财正式上线,目前已形成买卖、支付、理财的房产金融闭环,包括产权服务、资金托管、金融中介、尾款垫资四个部分。据其官网最新数据,链家理财目前累计投资金额达147.27亿元,到期本息兑付率100%。

2015年初,中原集团正式提出了大金融的战略设想。但中原的金融战略并非自己转型做金融产品,也没有独立设置资金池,而是以搭建平台为主,扮演的依然是居间角色。“自己做金融产品,中介代理公司实际上风险比较大,没有金融公司考虑周全。做金融,中原不在行;做房产、做中介才是中原的本行。”中原集团大陆区主席黎明楷表示。

据黎明楷介绍,中原“大金融”主要服务于需要资金的开发商和购房者,目前的初级阶段包含两类产品:一是针对房企的机构类融资,二是为购房者提供的首付贷、按揭贷等个人金融服务。

此外,对于开发商的融资需求,在拿地、开发、资产处置等任何阶段,一旦出现5000万元以上的资金需求,即可通过中原的大金融平台获得资金支持,最低年化利率7%。

相比于链家,中原金融已有的规模并不大,截至2015年12月底总放款金额为30亿元,目前服务范围覆盖全国76个城市。目前中原金融平台上的100多家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如中信证券、大业信托、盛世神州基金等。仅信托部分,全国68家有牌照的信托公司中已有32家与中原正式展开合作。

去年,中原的金融业务收入约1.5亿元,其中传统金融业务(透过成交端的楼房按揭款)贡献1亿元,新金融业务的贡献只有5000万元。

2016年,中原预计推出的数个与外部公司进行新业务合作的模式中,金融服务成为最关键的一环,其年度目标是实现100亿元的放款额度,创造2亿元的业务收益。

在金融业务主要关注的转化率上,中原的数字是0.4%。业内预计,如果能将转化率提高到1%,按照中原去年大陆地区的成交计算,中原的金融业务空间可以达到700多亿的规模。“大数据”或成为中原转型的另一个风口。过去一年,中原投入了超过1亿元整理全国十大主要城市的楼盘框架,数据库容量已达到4000万条,2016年的目标是累计到5000万条。

如何盘活这些数据是一个首要问题。中原的解决办法一是通过优质房源促进客户买房的心态,二是在数据基础上推出一个房价的评估系统,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更新一手房、二手房的房价变动。“我确实在卸载和调整自己的做法,但也不是180度的转变,不是把一些根本的价值观也改变了。我们想通过互联网、上下级信息对称的方法,让员工有自主发挥的空间,会朝这个方向去做。”施永青表示。

薪酬改革与上市

2015年底,随着施永青上任后的人事调整,中原内部开始了一场管理变革。施永青认为,中原改革的主要问题并不在技术上,而是在管理上。现在行业上有一个现象是打规模战、人海战,或以高佣挖角经纪人,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这场内部的改革由施永青主导,黎明楷负责设计统筹,主要是调整一线人员、管理层、高管之间的利益分配。“中原以前在报酬制度上做得好的是愿意共享,做得不够好的是这个共享的比例不合理。”施永青表示,现在有一个情况是,前线的销售人员利益分配越来越高,例如链家给一线员工的佣金提成高达50%-85%,但实际上管理比较有效可行的方式还是以公司为单位,而不是自由经纪人。施永青倾向于给组别经理、区域经理等基层管理者增加分配比例。“这次转变应该算是高收入人士受的影响多一点,但这个削减不是一刀切,而是保证一定的平衡度。”黎明楷解释说,高层人员会在2016年先进行调整,基层人员的改革方案还没有定下来,暂时以2015年的方案为准。

重启上市是施永青此次复出的另一项主要工作。目前,中介行业已经成了“风口上的猪”,大量资金纷纷涌入,包括链家、搜房、房多多在内的同行都在快速发展、跑马圈地。

作为国内最大的房产中介,中原在资本市场却一直少有动作。2004年,中原曾计划登陆港交所,最终因股东王文彦不同意而被搁置。

目前中原的两大股东施永青和王文彦各持45%股权,中原亚太区总裁黄伟雄占10%股权。施永青及黄伟雄均支持中原上市,“现在王文彦也同意上市了,但他个人有一些要提出的条件,这些条件现在还没有谈。”施永青透露。至于上市的地点,施永青表示首选内地,但由于内地上市程序繁琐,排队时间长,最终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来源: 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施永青复出首推网络营销:决战链家不是时候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1-25 10:04:00
重掌中原帅印的施永青交出了复出后的首张成绩单——2015年中原地产全年成交金额9205亿元,佣金收入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0%。这个成绩无疑给“中原不行了”的支持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