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触底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2-31 09:26:00

新供给研究有破有立

日报:你之前提到新供给研究有破有立,“破”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主要的“立”?

贾康:经济学理论迄今已取得的基本成果亟待反思。经济学理论创新所需要的、在“新供给”研究中已致力作出的“破”,至少集中于如下三大方面:

第一,主流经济学理论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最近几十年颇有影响的“华盛顿共识”,理论框架上是以“完全竞争”作为对经济规律认知的假设条件,但是回到现实,并没有有效矫正还原,实际上拒绝了在供给侧作深入分析;美国的供给学派很有建树,但其理论系统性还有明显不足,弱于对结构分析、制度供给分析和政府作为分析方面的深化认识。因为美国不像中国,有不能回避的“转轨问题”与“结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难以提升对供给侧的重视程度。相比于需求侧,供给侧的问题更复杂、更具长期特征和“慢变量”特点,更要求结构分析与结构性对策的水准,但这并不应成为经济学理论长期容忍其认知框架不对称的理由。

第二,经济学主流教科书与实践之间存在“言行不一”问题。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关键性的操作是跳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实行一系列区别对待的结构对策和供给手段。比如,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关键点上,实行“区别对待”的政府注资,在对150多年的老店雷曼兄弟公司任其垮台后,总结经验,对“两房”、花旗、通用公司又分别施以援手,大量公共资金对特定主体的选择式注入,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区别对待的供给操作,并且给予经济社会全局以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此重要的实践,迄今还基本处于与其经典学术文献、主流教科书相脱离的状态。

第三,已有的经济学研究在产业政策等供给侧上薄弱和严重滞后。实践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亚科卡自传》所强调的重振美国之道的关键是“产业政策”,到克林顿主政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到近年奥巴马国情咨文所提到的从油页岩革命到3D打印机,到制造业重回美国,到区别化新移民和新兴经济等一系列的亮点和重点,都不是对应于教科书的认知范式,而是很明显地对应于现实重大问题的导向,以从供给端发力为特色。不客气地说,本应经世致用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在这一领域,其实是被实践远远抛在了后面。

“新供给”研究中的“立”

第一,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基础理论层面应强调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和引导,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决定性特征形成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时代。当然不可忽视需求的原生意义,人有需求才有动力、才要去追求各种各样的可用资源。但在经济学中,过去关于有效供给对需求引导的作用却认识不足。我们强调的是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和供给能力、以及与“供给能力形成”相关的制度供给问题,既有从基础理论层面生发的普适性,也特别契合于在中国和类似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突出问题,以利解决转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遇突出矛盾的消解。在现实生活中,关键是在处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的需求侧的同时,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供给侧——尤其是“制度供给怎样优化”的问题。

第二,正视现实而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将非完全竞争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确立起来,这是资源配置的真实环境,牵涉大量的供给侧问题。过去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环境,可称为一种1.0版的模型。而非完全竞争能更好反映资源配置真实环境、涵盖种种垄断竞争等问题,是一种升级、扩展的模型。需求分析主要处理总量问题,指标是均质、单一、可通约的。但供给分析要处理的是结构问题、制度构造问题,指标是非单一、不可通约的,更多牵涉到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它必然带来明显的挑战和非比寻常的难度,但却是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更多的中长期问题和“慢变量”问题,也必然成为供给侧研究的难题。过去经济学研究中可以用一句话打发掉的“一般均衡或反周期调控可自然解决结构问题”,有必要升级为在非完全竞争支点上加入供给侧能动因素深入开掘的研究命题。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贾康: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触底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2-31 09:26:00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贾康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很多过去需求侧管理不能解决的问题。未来要更多地注重从供给侧发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理性的供给管理,以结构优化破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瓶颈。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