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限政策淡出 楼市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4-10-09 09:18:00

  “限贷政策松动的关键是银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利娜告诉记者,目前银行的资金成本很高,主要靠理财产品来揽储,成本都在5%以上了,如果打7折,银行就没钱可赚了。从信贷风险看,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资本的比例已经到20%了。这两点决定了银行恐怕很难给房贷那么大的优惠。

  双限政策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今年合计土地出让金为3464.3亿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6%。其中,8月全月成交仅为359.2亿元,同比下降了28.8%。

  价格方面,今年的土地溢价率平均在20%左右,而2013年的溢价率基本在40%左右。北京、上海等地更是出现了多宗流标地块。

  这样的形势让各地政府压力倍增。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在楼市限购、限贷政策双重束缚下,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趋冷通道,而对长期以来无法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的地方政府来说,这样的形势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全国80%以上城市的房子都太多了,限购已经没有意义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告诉记者。

  在住房库存量逐渐加大、地方财政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取消限购、放松限贷开始成为全国多数城市的选择。6月26日,呼和浩特市率先取消限购。

  2010年1月,在经历了2009年二季度以来迅速升温的楼市局面后,中央拿出了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

  当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公布,宣布房地产限贷政策正式开始。当时的规定仅仅针对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3个月后,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房地产限贷政策升级。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

  当年9月29日,国务院重申“国十条”,要求停止第三套住房贷款。

  此后,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基本停止发放。贷款利率也由之前的7折变为8.5折、9折,甚至没有折扣。

  同样是在2010年,限购政策登上舞台。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率先规定“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限购政策拉开帷幕,此后,全国超过70个城市相继加入限购阵营,所有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发达的城市被一网打尽。

  “当时出台限购是合理的。”马光远说,那个时期住房供应普遍不足,在购房人群中,投资、投机购房者的比重很大,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限购、限贷都是不得已的政策。

  马光远认为,房地产市场都是区域性市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住房都不再短缺,甚至过剩。但一线城市依然供不应求,这些城市人口涌入的压力相当大,取消限购等措施的时机还没有到。

  汪利娜也持类似观点。在她看来,限购、限贷在不同的城市,效果是不一样的,一线城市依然有必要坚持,但其他城市已经没有必要了。“这些政策在某一时点上是有效的,但目前已经时过境迁了。”

  长效机制为何没建起来

  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是,如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刺激政策,容易吹大楼市泡沫,绑架实体经济,但如果严厉打压这个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拖累又会让地方政府难以承受。

  汪利娜告诉记者,政府对房地产的干预有时候会让这个市场难以掌控。1997年香港政府曾推出“八万五公屋计划”,本意是平抑房价,结果香港楼市大跌,这个计划不得不中止。

  “政府保民生是没错的,但不能在市场中乱动。”汪利娜说,从1998年到今年,房地产的年均投资增长高达22%,这是大多行业都没有过的高投资。对房地产的调整肯定是要进行的,2008年错过了自然调整的时机,如今又不能让这个市场硬着陆,只能慢慢调整。但这个调整需要的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长效机制。

  事实上,中央政府早就提出要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012年两会期间,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的张平就表示,正在研究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此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其内容包括金融、信贷、财税、土地、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等多方面。

  2013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最后一条的标题就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按照该通知的表述,建立这个长效机制需要加快研究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运行和监管机制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框架,推进地产税制改革,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和住房用地供应机制,推进住宅产业化,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土地财政、税收政策、实体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公共服务分布不均等等根本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还看不到。”胡景晖说。

  在胡景晖看来,这些年,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现象,比如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一些“鬼城”,比如很多城市出现假离婚、假社保等钻空子行为。

  多位学者认为,针对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贷措施确实是短期的行政干预措施,但在房地产市场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的前提下,这种行政干预措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有人都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运行,但维持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暂时仍未建立起来。

  “限购、限贷这些措施原本就不是长效政策,要反思的是,长效机制为什么一直没有建立起来?”马光远说,做手术要先打麻药,可我们往往是打了麻药却没见开刀。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税收体系改革,目前还设有具体方案,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也未完成。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双限政策淡出 楼市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4-10-09 09:18:00
双限政策淡出 楼市何去何从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