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土地市场溢价率走高 或致房价上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7-22 09:40:00

房企间分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0.4%,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1.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3%。商品房销售额33376亿元,同比增长43.2%。

随着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上涨,大多数房企都赚得“盆满钵满”。由于一、二线城市量价上涨的趋势更加明显,那些布局一、二线城市较多的房企在这一轮上涨中业绩涨幅较快。同时由于整体市场的平均利润率在降低,周转速度快的房企明显在这一轮市场复苏中收益更高。而那些集中布局一、二线城市,周转速度快的房企,基本上是以央企和上市房企为主的大型企业。

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标杆房企销售额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的比率为12.3%,增速为19%,增速环比2012年增长16%,标杆房企抢占市场份额速度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而在房地产回暖声中,云南白药、万方地产、上海新梅等非专业或者区域型中小房企退出地产行业的情况,显得尤为刺眼。在本轮抢地热潮中,表现抢眼的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型房企,在积极抢下一、二线城市的热门地块后,也就垄断了未来的大部分市场供应。

“本轮调控使得楼市集中度增加,大房企、品牌房企的份额将有明显增加。而部分小企业则面临退出市场的窘境。”张大伟表示,主营业务非房地产的企业因为相比大房企,管理成本、产品属性都处于劣势,即使在楼市复苏的现在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特别是6月开始,资金面再次收紧,这将可能影响主营业务非房地产市场的企业收缩市场,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下半年稳定为主

在GDP增速趋缓,6月金融层面一度传出“钱紧”信号的情况下,下半年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显得至关重要。成交方面,楼市已经展现出一定的降温趋势。7月8日到14日,全国主要的54城市新建住宅签约套数合计为48476套,环比上周的5.49万套有所下调。7月1-14日,累计总成交为10.34万套,相比6月同期的10.4万套微降。整体来看,从3月份突破30万套后,4-6月整体市场因为需求透支,涨幅开始放缓。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3731万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8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506万平方米。

政策方面,下半年预测报告中表示,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表明目前经济形势仍在中央预期之内,大幅度的放松信贷不具备条件,出于调结构和房价再度上涨的担忧,类似“四万亿”的“大规模放水”不会出现。作为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扩大、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实、土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将可能在下半年逐步落实,房地产业中长期运行环境已经发生转变。

而近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规定的出台,被认为是地产行业的一个利好。“虽然此次规定中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不过却会对买房人的心理层面产生影响,7折或者更低的房贷利率理论上成为可能,同时那些有实力的房企,在从银行获得开发贷款的时候,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和可能。”业内人士表示,不过从资金面趋紧的现实和银行盈利的角度出发,再现7折甚至更低房贷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中长期来看,受政策环境、需求集中度、供求对比、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差异的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梯队格局发展趋势将更加显著。一、二线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集聚效应使其仍占优势,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由于近年来过度开发,潜在的供应过剩风险不容忽视。”分析师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天津土地市场溢价率走高 或致房价上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7-22 09:40:00
地王频出,土地的溢价率还在走高,楼市成交量居高不下,房价涨势依旧,无论是楼市还是地市都一派火热景象。不过这种"火热"的背后,也逐渐显现出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与广大三、四线城市"冷热不均"的问题。一面是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地市、楼市火热,供不应求,地价、房价上涨压力大,另一面是广大三、四线城市面临着供大于求、库存高、去化弱、风险加大的情况。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