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O2O为什么没能出现一个搅局的产品?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5-09-15 09:40:00

O2O已经在各行各业泛滥成灾,最近2、3年,几乎所有房企都在谈转型,在向互联网靠岸,众多房企布局焦点,智慧社区,电商平台\金融平台,看似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是不是已经成为房地产商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在各大房企的营业收入方面占多少比例,不得而知。传统思维和移动互联网思维毕竟差了两个纬度,房地产行业的O2O也一直没有出现一个能够搅局的“小米”产品,房产行业O2O模式现在的实践如何呢?主要产品有哪些呢?

“社区O2O”本质还是粉丝经济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社区O2O打雷的多,做出成绩的少。在轰轰烈烈的拿地大战中,传统的开发商哪有心思琢磨互联网O2O,但是社区O2O是“地产金矿”是业内人士的共识。早年房地产行业内的万科会,华润置地会都是为了服务企业客户做的,这种老客户带动新客户的销售模式在十年前就已经展开,而且取得非常好的品牌推广效果。所以业内专家表示,房企发展社区O2O的优势主要在于存量现有的社区,尤其是大型房企如万科绿地恒大等项目多,分布广泛,业主消费能力较强,这部分社区将是房企发展的社区O2O的基础。

社区O2O本质还是粉丝经济,没有粉丝,就没有用户,没有用户就没有成交,没有成交就没有收入,现阶段最重要的是社区社区O2O服务粘度如何打造?这对每个房企应也是一个新课题。

房企与大电商平台跨界众筹模式

开发商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房企提供房源,电商平台导入流量,就像在微信里导入游戏一样,以低价房吸引潜在购房者,而再利用众多的购房房者影响房价,线上解决折扣,线下解决看房与交易。

这种模式对于有上升预期的现房或者准现房,可采用"购买+理财"型众筹模式,相当于把售楼处搬到了网络上,通过众筹卖房,提早蓄客,把节省下来的营销成本作为投资收益让渡给购房者。房企让利获取推广价值和用户数据,购房者得到实在的优惠。但同样要经受住两大考验:一是电商平台的强媒体属性能对房地产推广起多大作用,互联网能为房地产带来多大的流量导入,而且这种方式到底能够让让房价降下来多少呢?

房企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还有其它,购房者+开发商:众筹建房,众筹平台+开发商+投资人:理财为主。方法虽多,但带来的新价值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门槛,以及降低开发商的营销和资金成本,购房者的个性化需求还未得到充分满足。而且在操作方面无论是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存在风险。

“O2O”产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双方需求信息的快速对接,达到资源供求平衡,滴滴打车,双方通过交换需求信息,让人快速找到车,车不再空置资源,使消费者和商家拥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利,双方采取点对点交易,改善商品溢价。房产经纪公司链家地产很早就推出“掌上链家”,用户打开手机上的一款购房App,查询房价及走势一目了然。输入想要买房的区域,用户可以自己先挑选,甚至实时推送价格变动和成交提醒。但是这款APP的功能也只是用来查询信息,购房者的买房流程仍然一个不少的都是线下完成,这个复杂的过程仍然需要缴纳较高的中介手续费用。房子信息透明的情况下,能够带来更多客户看房,卖方常常根据看房客户的数量,不断提升价格,甚至一夜之间涨个几十万,理性购房者也会望而却步,真实的房价也不能体现,反而不利于成交。APP线上比较、咨询虽然节省了大量的看房时间,但是购房者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

O2O已经在各行各业泛滥成灾,最近2、3年,几乎所有房企都在谈转型,在向互联网靠岸,众多房企布局焦点,智慧社区,电商平台\金融平台,看似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是不是已经成为房地产商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在各大房企的营业收入方面占多少比例,不得而知。传统思维和移动互联网思维毕竟差了两个纬度,房地产行业的O2O也一直没有出现一个能够搅局的“小米”产品,房产行业O2O模式现在的实践如何呢?主要产品有哪些呢?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房地产O2O为什么没能出现一个搅局的产品?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5-09-15 09:40:00
传统思维和移动互联网思维毕竟差了两个纬度,房地产行业的O2O也一直没有出现一个能够搅局的“小米”产品,房产行业O2O模式现在的实践如何呢?主要产品有哪些呢?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