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来源:经济日报 2023-11-29 09:22:58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需求、供给双向收缩的状态,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没有完全消除。这很大程度上是旧有发展模式带来的,而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调整期。产业高增长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出现调整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调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优化结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概莫能外。对此,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持续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房地产政策优化的作用在持续释放。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近期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从数据上看,房地产市场相关指标出现了边际改善迹象。9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继续下降,但环比在改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2%,但是比8月份改善了2个百分点。9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大幅收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量中,新房和二手房合计网签数据在9月份当月转正,环比增长2.8%,这是自4月份以来,在连续5个月下降后首次转正。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额等指标也有了一定改善。今年1月至10月,一手房交易量虽然下降,但二手房是上升的,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另外,推进保交楼带动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也反映出各地政府帮助企业纾困效果显现。

各城市因城施策,持续出台调整优化政策,积极促进市场企稳回升。南京市9月份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六项新举措实施以来,交易活跃,成交规模持续回升,新建商品房日均认购量和二手房日均网签量分别较之前提升51%和10%。今年以来,南京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保持正增长。“金九银十”期间一些热点楼盘上市,目前个别项目的开盘去化已达七成以上。

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备受关注。近日,深圳有两项政策调整有望为市场企稳进一步注入活力。一是深圳市普通住房标准调整,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标准从过去的三项中去掉了一项;二是深圳调整了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普通住房70%、非普通住房80%统一调整为40%。这意味着符合普通住房标准的住房将更多,更多购房者能够享受税费优惠,更多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将得到满足。两项政策均以稳房价、促需求、稳主体、防风险为目标,有助于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各城市还会根据市场变化和具体情况,持续优化相关房地产调控举措。

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我们仍要充满信心。房地产市场在经济社会中仍有重要作用;居住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不会下降,甚至仍会逐步提高;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有坚实支撑。目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2万美元,城镇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较大。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平方米左右,但中小户型偏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改善性需求潜力仍较大。

对供给端的房地产业而言,应积极提高供给质量。目前房企仍面临很多困难,很多企业都在努力纾困,这对于防风险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房企也应该认识到,现在要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能为群众提供好服务,谁就会有市场,谁就能发展。

房企应该积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状,即从过去供不应求进入供需基本平衡阶段,甚至在一些城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目前生产的住房产品和服务有些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因此还可以改善或创造优质供给,从而创造新的需求。

同时,房企有必要紧跟政策调整优化经营思路。在国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三大工程”中寻找新发展机遇。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可发展代建业务,或者更多转向布局高品质改善性商品住房。

(责任编辑:孙悦)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经济日报: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来源:经济日报2023-11-29 09:22:58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需求、供给双向收缩的状态,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没有完全消除。这很大程度上是旧有发展模式带来的,而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调整期。产业高增长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出现调整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调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优化结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概莫能外。对此,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持续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