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街道:奋战5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江新城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12-20 08:17:00

抓好常态化平安守望,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

投入5亿元改善民生,扎实办好20件惠民实事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的燕江新城

关停搬迁66家化工企业、拆迁及出新整治位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

谈起栖霞区燕子矶街道,除了著名的滨江风景外,在老南京人的印象中,就是那里曾经是“化工之乡”,是城北工业集中区,环境污染较重,安全隐患较大。

从2010年到2015年,在“十二五”这5年期间,燕子矶街道投入5亿元推进民生工程,关停化工企业、搬迁生产型高能耗企业;改造拆迁城中村危旧房,出新老旧小区,无论整治面积,还是速度和质量,都位居全市前列。按照“北部新城区、滨江宜居地”的发展框架,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人文滨江新城,正在燕子矶街道崛起。

 关停搬迁66家化工企业,用“青山绿水”换来“金山银山”


 据了解,位于南京城区北部、长江南岸的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曾经集聚了南京化工厂、南京化纤厂和金陵石化等多家化工企业,重点企业的工业产值和税收占到街道总量的80%;但同时,污染严重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也很大。从2010年开始,市政府启动了化工企业整治行动,燕子矶街道逐步对辖区内66家化工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从2013年至2015年,街道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74.56亿元,全部为服务业投入。据统计,2015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其中服务业30亿元,占73%,占比增加33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贡献超过了企业,真正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目标,街道也因此多次获得“南京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银奖”。为了加快经济转型,燕子矶街道打造了“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易途电子商务产业园”、“山泉健康产业园”等平台,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企业,实现利税千万元。

 “十二五”期间,燕子矶街道按照市政府“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和“9322”环境综合整治要求,集中力量实施了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实施了长江二桥沿线、临江路、观音门、下庙保障房、薛家村枣林村、吉祥村胜利村等13个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总拆迁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拆迁居民5812户、搬迁企业309家。截至2016年6月,已有3200多户拆迁群众搬进保障房、喜迎新居。

燕子矶街道出新办负责人陆少林告诉记者,今年7月下旬以来,连日高温天气,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南化社区的老旧小区出新工程正热火朝天地展开。居民们积极配合拆除自己家违章搭建,两周时间内112处违建基本拆除。据了解,目前该街道已完成32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出新,出新总面积70万平方米,1万多户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

抓好常态化平安守望,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

燕子矶街道综治办负责人袁琴跟记者讲了一件发生在保安身上的小故事,从侧面体现出了燕子矶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确实称得上名符其实。

“今年9月份,一个小区的一辆电动车电瓶被偷,警方通过监控锁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当这个犯罪嫌疑人隔了几天企图再次作案时,他的模样引起了小区一名保安的注意,保安之前看过监控,对这人的印象深刻。犯罪嫌疑人没能得手,往孝陵卫方向逃窜,保安紧紧盯着他,并通知了警方。最后,保安跟踪犯罪嫌疑人到了孝陵卫街道辖区,终于帮助警方成功将其抓获。”

这个小故事,深层次反映出的是,燕子矶街道抓平安志愿工作的成效显著,抓常态化平安守望的效果非常好。记者了解到,2014年青奥会期间,燕子矶街道就推出“红袖标”的“八个所有”,志愿者队伍早、中、晚、夜巡逻,使得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大下降。青奥会结束后,为了固化“红袖标”工程,街道大胆创新,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广泛招募平安志愿者共达6000余人,建立了一支能执行“三级巡防”任务的群防群治队伍,并形成了一系列队伍管理、巡防守望、培训考核、绩效奖励等运行机制,还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将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组成家电维修、法制宣传、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多个特色服务站,以成本价为广大居民提供“奉献式”志愿服务。2015年,栖霞区、南京市和省委政法委先后召开现场会,推广燕子矶街道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做法。今年以来,平安协会结合地区治安特点,及时调整志愿者守望岗、巡逻线路及时间,实时优化,实现最佳巡防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志愿服务常态化,街道全力支持平安协会加强平安志愿文化建设,从理念升华入手,通过网络传播、文艺创作和演出等各类文化载体,努力提升平安志愿服务工作质效,使得更多的志愿者把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使得“红袖标”真正成为了人民的“保护神”。吉祥庵社区68岁的“最美平安志愿者”、退休老职工葛世华,被群众称赞为“最机警的反扒手、最慈祥的引导员、最称职的楼栋长、最信任的调解员、最热心的宣传员”,他两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在辖区8路公交站台守望岗上服务,这个过去经常发生扒窃案的站台,已两年零发案了。在平安创建方面,燕子矶街道对有条件的背街小巷和散居实施亮化工程,安装监控;在有条件的小区全面实施“锁芯工程”,有效降低了入室偷盗的发案率。协助相关部门和社区做好小区道闸门、单元门、住户门的建设和管理。平安是最大的惠民工程,随着平安创建工作的真抓实干,辖区治安好了,老百姓的满意度也高了。

 投入5亿元改善民生,扎实办好20件惠民实事

 燕子矶街道民政办负责人黄小军告诉记者,5年来,燕子矶街道每年坚持投入1亿元推进民生工程,扎实办好20件惠民实事,包括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在困难救助方面,燕子矶街道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79万余元,生活困难救助52.5万余元;在教育方面,随着晓庄师范附属小学、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燕城中学等学校的建设,燕子矶地区有了更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方面,扩建三甲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疗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等配套建设全面启动,省中西结合医院、燕子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

化纤社区开办了中央厨房,成为全市第一家老旧厂居小区为老年人专门办的就餐点,受到老年人拍手称赞;在养老方面,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家门口的居家养老实现全覆盖;其他方面如厂居社区转制、在外过渡拆迁户的定期慰问等,街道坚持不懈推进,扎扎实实完成。

燕子矶街道在民生需求的办理上,近年来也是发展得极快。在基础设施上,街道目前已新建太新路、珠江路、临江路等18条道路,累计建设总里程约20公里。下一步还将优化路网建设,开工建设道路36条,累计里程约50公里,基本建成“六纵六横”路网框架。配合地铁部门启动地铁一号线北延段及六号线、七号线建设,完善出行交通。今年上半年,街道启动实施田园美居、燕华花园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南京水务集团直接抄表到户、管水到户,实施专业化服务,更好地保障水质的安全和水压的稳定,让居民喝上更安全、放心的自来水。此外,从2014年开始至今,街道共完成了北至泰山路,东至经五路,南至纬一路,西至城北流域分界线等区域涉及41个小区及企事业单位的排水达标整治,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梳理出69个尚未解决的片区,并力争在2017年内全部完成治理;实施杆线序化及变电站改迁工程,形成完善功能配套和城市整体形象。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的燕江新城

记者从燕子矶街道了解到,燕子矶在城市基础薄弱、民生欠账较多的情况下,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的思路,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建成滨江公园、百里风光带等一批生态景观工程,新城建设初具形象,重点推进黑臭河道整治,完成北十里长沟西支和幕府山沟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景观改造,消除黑臭现象。实施神龙路沟河道整治,通过物理、生态净化、人工增氧等综合技术处理,还周边居民“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活环境。完成雨污分流管线建设29.34km,增设雨污水井近2000余座,基本上缓解了西支的黑臭及排污问题。在5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市场化,建成全国首家街道垃圾慧分类绿色生活体验馆。

目前,燕子矶街道范围内明外郭百里风光带的观音门景区和下庙示范段基本完成,燕子矶滨江公园一期完成建设,北十里长沟水环境工程已完成景观及水系治理方案,并已启动实施。街道从解决“12345”政务热线群众诉求出发,实施了和燕路、经五路、太新路沿线环境改造、店铺出新和景观绿化工程,和燕路两侧及3个小区共建成8个绿地游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从环境幽雅的观音门公园,到生态良好的幕燕滨江风光带;从整洁有序的老旧小区,到现代化的燕江新城,眼前的景象和五年前遍地的化工厂、脏乱差的城中村形成鲜明对比。谈到环境的变化,燕子矶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传明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实现燕子矶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街道将按照两整治、两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拆迁、整治、出新、建设四位一体,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文化内涵四个提升,把人居环境作为民生幸福的根本追求。”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燕子矶街道:奋战5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江新城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12-20 08:17:00
抓好常态化平安守望,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投入5亿元改善民生,扎实办好20件惠民实事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的燕江新城关停搬迁66家化工企业、拆迁及出新整治位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