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位权威学预言:经济短期走稳 一线房价还要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7-11 08:14:00

下半年一线房价小幅上涨

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二季度央企仍在争当地王——房地产投资在支撑经济的同时,也让房地产杠杆在增加。

本次调查显示,66%的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还将小幅上涨,只有26%认为会小幅下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房地产回暖对工业领域的通缩有缓解作用,但要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复苏态势,及时调整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要改变简单宽松的政策导向,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房地产企业进行分类治理。”刘元春说。

除了房价,黄金、大宗等价格也都在近期有明显回升。调查显示,45%的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将小幅回升,87%的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黄金的价格区间是1200-1500美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表示,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企稳,二是受英国脱欧影响,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量价齐飙。

“短期市场避险需求将持续。”苏剑说。

但是,在股市的走势问题上,分歧仍然很大,对于三季度股市是否会再次下探,32%认为不会,19%认为会下探,49%选择了“不好说”。同时,年底前的股市点位,判断上也存在对立,48%认为是 2000—3000点,43%认为是3000—3500点。

申万宏源研究所理财研究部总监桂浩明认为,年底前股市在3000-3500点的可能性更大。

在上述几类资产价格中,波动最大的是哪个?调查显示,38%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股票,34%认为是大宗商品,13%认为是黄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下半年热钱的流向,除了继续流向发达经济体(占比46%,一季度该项占比为41%),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热钱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转换在加快,本次调查该项占比高达49%,而一季度占比为32%。

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问题:全球经济是否会再次探底,认为“是,没有真正复苏”的占比高达53%,“不好说”占比29%,仅有18%认为不会再次探底。

重点防范金融风险

尽管宏观经济领域呈现出积极变化,但是运行的基础仍不稳固。“当前经济‘稳中有难’,一是民间投资意愿下降,影响经济增长后劲;二是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加大;三是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祝宝良说。

本次调查显示,造成民间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占比48%),挤出效应(25%),行业门槛(12%),融资限制(10%)。

赵扬认为,下滑与民间投资集中的领域有关,“在固定资产投资中,50%是房地产和基建,30%是制造业,这也是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从实际情况来看,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他说。

祝宝良所提到的金融风险,在本次的调查中,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压力的前三项就是:企业债务(占比29%),清理僵尸企业(22%),去产能(22%)。

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张涛认为,经济下行、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会导致长期投资资金需求下滑,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债务维持型”的微观经济运行,进而会形成大量的“僵尸企业”和“长尾企业”,微观主体的活力会下降。

债务压力正在逐渐传导至银行,“银行的压力主要有三个,首先是不良压力快速增加,其次是银行业资产结构异化严重,第三是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张涛说。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经济学家认为最应着重解决的是:国企改革(38%)、化解过剩产能(37%)、金融改革(9%)。

李迅雷就表示,最需要关注的一是民间债务风险,二是改革的进度和力度。连平也有类似的担忧,“民间投资下滑、债券市场违约风险需要特别关注。”连平说。

祝宝良认为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应该在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加大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适当放宽银行呆坏账核销比例,允许企业破产以清算银行债务。适度增加政府债务,必要时可发行特别国债,对商业银行和部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注资。”他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80位权威学预言:经济短期走稳 一线房价还要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7-11 08:14:00
二季度的中国经济仍然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对于要继续保持连续、稳定的宏观政策来说,在推进当前以化解过剩产能和国企改革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中,债券市场违约、汇率波动等风险正日渐突出。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