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网上付费看病”“停车泊位引导”“政务一网通办”……种种数字化应用不但方便了广大居民,更见证了这个城市的智慧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今年2月份,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及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各地正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各方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有望进一步改善。一段时间以来持续优化房地产调控举措,是根据市场情况适时、适度做出的,有利于保民生、金融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非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近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20万亿元。与此同时,全国各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部分地级市的经济数据也相继出炉。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去年全国南北经济比重呈现“北升南降”、差距窄幅收缩,“万亿之城”GDP占全国经济比重近四成。
3月7日,福建泉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泉州市常住人口887.9万人,比2021年末的885万人增加2.9万人,人口总量保持全省首位。
2023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如何?怎样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将采取哪些举措继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3月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等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关情况。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成效系列”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9年来,京津冀“三二一”产业格局持续稳固,新业态新模式展现活力,创新主体发展壮大,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北京2月2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总结部署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的工作,部署新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2023年,我市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持续巩固PM2.5改善成效、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国家要求。
昨天(20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倍和1.7倍;天津1.6万亿元,是2013年的1.6倍。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浙江省最大未来社区,在鉴城市高光时刻。
2月16日,《求是》刊发财政部部长刘昆的署名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根据中新经纬不完全梳理,截至发稿,全国已有7省份、9城区明确了2023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
中新经纬2月17日电 (吴晓薇)2月16日,《求是》刊发财政部部长刘昆的署名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根据中新经纬不完全梳理,截至发稿,全国已有7省份、9城区明确了2023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
2月16日,《求是》刊发财政部部长刘昆的署名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根据中新经纬不完全梳理,截至发稿,全国已有7省份、9城区明确了2023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
北京2月15日,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报告发布与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合肥和青岛。深圳连续四次排名第一,不过,南京、武汉、西安凭借科教资源富集优势进一步缩小了与深圳的差距。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