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形成二手房资金“全监管”制度大势所趋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6-21 08:19:00

热点问答

1京华时报:上海出台这一政策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

二手房资金监管迫在眉睫

胡景晖:二手房交易货值高、流程复杂,所以确保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是推进二手房交易规范化的重中之重。由于过往大部分城市,包括交易活跃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并未对二手房交易双方的资金进行全面的强制监管(个别城市仅个别区县有要求需要资金

监管),再加上很多消费者因不了解而不愿接受资金监管,所以过往也发生了诸多资金安全风险。

此次上海全面建立二手房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模式,目的就是要保障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避免资金风险。交易资金监管在发达国家是非常成熟

的,除了上海,北京等房产交易活跃的城市,其实过往已经在部分区县推行资金监管,只不过没有全面强制执行。目前,关于全面实行房产交易资金监管的事宜,各地都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对交易资金进行全面的强制监管是大势所趋。

徐东华:在西方任何一个存量房交易市场成熟的国家,资金监管是非常普遍的,其作用就是有效保护买卖双方的权益和资金安全。目前国内尚未全面推

行房屋交易强制资金监管,这样就很难规避业主卷款、产权无法顺利转移、买房人违约等各种风险。链家非常欢迎政府推行资金监管,无论是对买卖双方还是对

整个行业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而且链家愿意在技术等各方面为政府部门提供支持。链家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行资金监管,并一直呼吁行业推行资金监管。

严跃进:出台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压力:第一是部分中介公司违规使用资金,利用客户交易资金进行场外配资或是开展其他

资金池业务,助推了高房价;第二是若不强化资金监管,那么房主随意涨价、跳价、毁约等现象会增加;第三是对于部分中介机构来说,若没有此类监

管,中介机构本身也有很强的违规操作动机。因此,杜绝交易资金的不当金融用途,防止市场价格被扰乱,建立资金监管平台迫在眉睫。

2京华时报:政策出台后,对于买卖双方、中介以及市场将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杜绝目前市场交易中的各种乱象?

能力不足中介将被市场淘汰

胡景晖:对买卖双方来说,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所有交易资金的安全,避免资金被私下挪用的风险(比如业主卷款潜逃、客户毁约不支付房款等)。

如果中介服务佣金也纳入强制资金监管的话,意味着中介公司只有在帮助客户完成全部交易,且客户满意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该得的佣金,如果有投诉、有纠纷,中介可能无法获得全部佣金,这将有利于中介公司提高服务品质;与此同时,也将使得重视服务品质的中介公司获得更多的客户选择,服务品质较差的中介公司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徐东华:对于买方来说影响不大,因为这个措施将有效保障买方的利益;对于卖方来说可能需要改变交易习惯,因为拿到钱需要等各个环节的风控排除之后才可以;对中介来说,中介公司促成交易的难度将加大,比如对于换房的用户可能会有周转金融的需求,需要中介公司有更为专业和多元化的服务。政策推出后将直接对专业性较差、服务能力不足的公司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排除有些公司会出局。举措的出台会净化整个市场环境。

严跃进:对于买卖双方来说,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约束,利好市场交易的规范。中介机构可能一些潜在的“盈利”空间会被压缩。实际上近几年房产经纪或中介行业持续提的关键词就是“诚信经营”。虽然各大中介机构都表态会诚信经营,但实际情况可能和预期有差距。而在今年上半年对于中介机构的管理过程中,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方面,中介机构的诚信、合规经营显得非常有必要。这也将成为二手房资金全面监管制度铺开后,后续重点监管的内容。随着房价上涨,房地产中介服务费水涨船高,动辄几万、十几万,所以,不光购房首付款、银行贷款、尾款,包括中介服务费用也应该纳入监管平台。

3京华时报:在上海试点之后,有没有可能在北京以及全国范围内推行?若要全面推行,难点是什么?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专家:形成二手房资金“全监管”制度大势所趋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6-21 08:19:00
想买二手房,但中介卷款潜逃、房主将房屋多次抵押等交易陷阱屡禁不止,怎么破?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顾金山近日公开表示,上海将全面建立二手房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模式,购房首付款、银行贷款、尾款甚至是中介服务费用都将纳入平台监管。上海此时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背景是什么?这样的政策未来会不会在北京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广?全面推广又将面临哪些阻力和难题?记者就以上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