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紧急出台限价令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5-11 16:41:00

【地产中国网·原创报道】近日,记者发现在网上流传“中山出台最强限价令”、“超过8000元/平项目不能签约”等消息。就此,地产中国网经过多方求证得知,“政策在今天立即执行”。

短期政策 不会波及全省

实际上,中山并非首次限价,早在2011年,中山就曾出台限价令,限价5800元/平方米,持续了52天。此次限价,意欲何为?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说:“这次调控只是中山政府防止地方房价过快上涨的一个调控措施,不要过分解读,并且我个人觉得这属于阶段性政策,随着市场的变化,预计到了下半年也可能会取消。”对于这样的政策,赵卓文表示有些简单粗暴,并且在广东省内也属于首例,对其他城市的影响仍需时间观察。

合富辉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说:“中山的政策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高价的房子无法进行网签,从而限制了成交,我认为这是很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对于市场预期和心理的影响也会较大,会抑制投资客的购房意愿,导致成交量的小幅下降。”

龙斌表示,中山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均价只有5000到6000元,随着深圳及广州的投资客前来购房,以及中山的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中山到深圳的交通成本有明显降低,这也使得中山这片价值洼地得到了挖掘。此次限价的措施,还是中山政府基于自身楼市特点进行的调控,并非某些媒体所猜测的广东省内将其作为试点。我认为,每个城市的市场情况不同,调控方法不可以一概而论。

龙斌预测:广州虽然近期成交量有明显增加,但鉴于广州的房价整体水平并不高,因此短期内不会出台限制性的调控政策;佛山解除限购时间不久,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因此也不太可能进行调控;相比之下,珠海近期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市场供应方面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且作为一个外向型且依靠旅游产业的城市,珠海是广东省内最有可能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

政策执行后,中山的开发商有何看法?他们将如何进行应对?中山某房企营销总监对记者说:“出台这样的政策,肯定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以我们项目为例,本身就是高端盘,均价都在10000元/平方米,政策落地后,一下子让我们降价2000元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可能会考虑一些非常规手段。”至于是怎样的手段,该总监暗示可能会在网签时以8000元/平方米成交,然后再收取剩余部分房款,并将此部分房款以协议的方式与购房者达成统一。

楼市调控政策博弈战

实际上,中山并不是唯一出台“限价”措施的城市。

今年3月,苏州祭出了“苏十条”,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限涨令”。政策规定,商品房在对外销售时,同批次房源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等。

4月,南京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主城六区、江宁、浦口商品住宅项目,申报均价每平米2万元以下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2%;每平方米2到3万元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0%;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8%。

2015年,深圳楼市全国一枝独秀,房价快速飙升。2016年,形成击鼓传花之势,上海、北京相继沦陷,以二手房为甚,与一线城市相邻的苏州、南京、合肥、廊坊北三县也出现了房价倍增的疯狂盛况。

此后,上海出台史上最严限购政策,深圳紧随其后,北京通州抑制投资需求,而过热的二三线城市诸如苏州、南京、廊坊北三县相继出台了限制性政策,调控效果显著。但是,二线城市的热度仍然不减。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15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6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88.3%。其中,天津和南宁的成交环比增幅最大。

从杭州、苏州、南京、合肥到天津、南宁,中国二线楼市走出了一拨此起披伏的发展态势。

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库存”等五大任务,房地产被看做是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手段。随后,一系列楼市刺激举措相继出台,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楼市出现明显的“量价拉升”局面。但是,热钱的大量流入也“一不小心”炒热了这些城市的房价,地方政府如惊弓之鸟,开始了各种限购限价政策。

一方面是关系到地方经济命脉的GDP增长,另一方面是房价飙涨后引起的民生怨言,限购限价政策出与不出,其实就是一场博弈战。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中山紧急出台限价令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5-11 16:41:00
近日,记者发现在网上流传“中山出台最强限价令”、“超过8000元/平项目不能签约”等消息。就此,地产中国网经过多方求证得知,“政策在今天立即执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