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宏观政策不能再走“双宽松”老路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2-31 09:10:00

日报:那你认为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会走过去的老路吗?

王小鲁:我非常担心货币政策回到传统刺激的老路上,而且我还担心这样刺激下去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因为现在的情况与2009年时已经不同了,2009、2010年的刺激政策毕竟带动了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尽管这些投资随后也加剧了产能过剩,但短期内还是把经济拉起来了。

但现在大量流动性投出去之后经济没有明显反应,GDP增速依然在下行。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刺激不起实体经济的时候,过多的流动性会向虚拟经济跑,造成虚拟经济的泡沫。这几年的杠杆率一直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下一轮就很可能出现大量呆坏账,这不但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击,而且也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一系列问题,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在继续加大。

从流动性角度来讲,我认为当前已经具备了造成比较严重的股市泡沫的条件。房地产市场也是一样的,虽然有些地方由于过去几年供给过剩房价还是起不来,但在一线城市地价已经一高再高,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过剩的流动性在抬高地价。

那么放松货币是否有利于实体经济融资?虽然经过几次降息之后,银行的借贷利率达到了一个低点,但虚拟经济的泡沫化却造成表外融资的利率居高不下,在虚拟经济回报率可以抬得更高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的中、小、微企业想要获得低利率的融资是非常难的。因此这反而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在虚拟经济泡沫化的情况下,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的困难。所以,我认为货币政策是亟需调整,从实际宽松回归中性。

“调结构”应成为首要目标

日报:虽然政府已经多次强调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为什么似乎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仍然非常有限?

王小鲁:担心下滑止不住,担心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的经济下行是不是可以靠刺激政策来改变?如果是结构失衡造成经济疲软,那是否应该容忍更低的短期增长率,而把调整结构放在首位?对这个问题,在学界和在政府内部都有各种不同看法,认识很不统一。

在我看来,答案是很明确的。货币刺激只有短期效果,不能持续使用。最近两年,靠货币宽松已经明显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了。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不能再靠传统的刺激政策来拉动经济,“调结构”应该取代“稳增长”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合理了,未来的经济增长才能获得动力。

日报:政府在“调结构”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王小鲁:政府应该在调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但并不是像过去曾经做过的那样,由政府替代市场的作用来扶持一些产业,淘汰一些产业,更不是指政府来决定经济的增长率。调结构必须促进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增长率也应该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决定。

我认为,政府必须通过改善政府职能来“调结构”。我国一个时期以来储蓄过度,投资过度,消费不足,这导致了产能过剩,最终需求不足。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与上一轮政府大规模投资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力刺激社会投资,结果造成了投资过度和大规模产能过剩。如果宏观政策的重点继续放在刺激投资上,问题会更加严重。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完善公共服务的功能,把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搞好,尤其是要尽快实现城镇常住居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否则消费很难刺激起来。同时要推进改革,促进改善收入分配。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王小鲁:宏观政策不能再走“双宽松”老路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2-31 09:10:00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从2000年起开始发布中国市场化指数,这项指数从六个方面,用20多个统计指标和调查指标来度量各省的市场化进程。最新的指数显示,经过2009年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导致市场化指数大幅下降之后,指数从2014年开始出现了明显回升。该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来,这两年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减少了行政权力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这是市场化指数回升的原因。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