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购政策迎退出“窗口期”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7-21 15:13:00

郑州房产——地产中国郑州频道

在高库存和房价大范围下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限购进行“松绑”的冲动加剧。尽管上海市官方日前否认限购松绑传闻,但是多地限购政策放松已成蔓延趋势。业内称,目前限购政策或迎来逐步退出的“窗口期”。

上海否认限购松绑

近日市场有传闻称上海可能对市中心黄浦、徐汇等区限购松绑。7月18日,上海市政府从官方渠道对此进行了回应。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表示,上海一直严格执行国家的房地产政策,不存在放松限购的问题。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不少地方政府一直在放松限购和不放松限购之间“纠结”。尽管上海市政府对传言进行了澄清,但不可否认的是,限购放松正在大范围蔓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南宁、天津、无锡、海口、温州、呼和浩特、济南等城市已明确发文或明确表示限购政策已做调整,呼和浩特、济南、无锡更直接表态取消限购。除此之外,福建、杭州、长沙、宁波、沈阳、昆明等城市放松限购的市场传闻也频出。

多地明确“救市”

7月16日,河北省政府在《河北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省政府出台意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租赁型保障房建设力度》,涉及个人购房房产税税收优惠、唯一普通住房减半征收契税等利好政策。在业内看来,该举措被认为是河北省政府正式“救市”的信号。

刊发的文章称,河北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执行个人购房有关房产税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同时,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7月18日,有消息称,武汉房管局召集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并在会议上口头通知放宽限购。武汉实行已久的限购政策7月19日正式放宽,14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不再纳入限购范围。同日,成都和苏州也被曝出在酝酿放松限购。

>>解读

限购迎退出“窗口期”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指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势必会有所转向,短期内会采取一些定向宽松的措施,比如限购政策的松动、刺激首套自住型需求入市等,以适度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目前限购政策或迎来逐步退出的“窗口期”。

“地方政府松绑意愿强烈,在楼市降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受制于土地财政压力,松动调控已经成为定局,各地都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松绑政策出台。”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松绑”刺激效果有限

不过,限购松绑是否能直接刺激成交,缓解地方高库存的压力依然是未知数,从目前明确松绑的城市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沈阳等城市,目前的库存量去化速度超过20个月,而且沈阳经济本身发展放缓,人口的流入增量放缓,都导致房地产的需求基数放缓上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需求上涨均出现乏力。综合来看,本轮市场转冷更多是由于部分城市前期供应量过大、房价过快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因此,日益强烈的调控微调效果难以拉动市场成交。”张大伟表示。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钱袋子”收得很紧,信贷支持力度不足,以及没有利好消息出台,是导致目前即使“放松限购”也难以挽救楼市持续下行的重要原因。

张大伟预计,未来政策松绑与市场降温将同时出现。除非中央政府放弃调结构努力,再次大规模降准降息,否则市场的趋势很难改变。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楼市限购政策迎退出“窗口期”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7-21 15:13:00
在高库存和房价大范围下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限购进行“松绑”的冲动加剧。尽管上海市官方日前否认限购松绑传闻,但是多地限购政策放松已成蔓延趋势。业内称,目前限购政策或迎来逐步退出的“窗口期”。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