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1320位合伙人购入A股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5-29 07:32:00

原标题:万科1320位事业合伙人斥资3亿购入公司A股

如果说万科在4月召开事业合伙人大会只是股权保卫战的制度基础,那么合伙人代表企业此番出手购买万科股票,则意味着万科正式打响了旨在对抗“野蛮人”的股权保卫战。

昨天,万科A股现超大单净流入3.35亿元,全市场超大单净流入排名第一,股价也在下午一点半以后明显上扬,最终报涨3.43%,报收8.45元;总的成交金额近13亿元,较前一日翻番。

当天晚些时候,万科公告称,代表公司1320名事业合伙人的深圳(楼盘)盈安财务顾问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盈安合伙”),向万科地产出具告知函,称盈安合伙通过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2014年5月28日通过深交所证券交易系统购入万科A股3583.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3%。

此举对万科而言意义重大,其标志着万科事业合伙人团队正式着手履行接盘计划,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事业合伙人有望合计控盘10%

万科介绍,今年4月23日,万科召开事业合伙人创始大会,共有1320位员工自愿成为公司首批事业合伙人,其中包括郁亮在内的全部8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目前,事业合伙人均已签署《授权委托与承诺书》,将其在经济利润奖金集体奖金账户中的全部权益,委托给盈安合伙的一般合伙人进行投资管理,包括引入融资杠杆进行投资;同时承诺在集体奖金所担负的返还公司的或有义务解除前,以及融资本息偿付完成前,该部分集体奖金及衍生财产统一封闭管理,不兑付到具体个人。

根据“告知函”,盈安合伙本次购买股票的平均价格为8.38元/股,共使用约3亿元资金。其中一部分资金来自事业合伙人集体委托管理的经济利润奖金集体奖金账户,剩余为引入融资杠杆而融得的资金。

“告知函”表示,基于投资判断及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的强烈信心,盈安合伙将继续通过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二级市场购入公司A股股票。并承诺,盈安合伙在未来两天,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万科A股股份后将及时告知公司。之后,每次累计增持金额达到4亿元时将及时告知公司。

可见,作为一个类似职工持股会的组织,万科事业合伙人对万科股权的掌控比例,未来将继续增加。

表面上看,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成立的初衷是激发经营管理团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经营管理团队与股东之间共同进退的关系,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更深层次意在比其他房企更主动地对抗“野蛮人”的入侵。用郁亮的话说,“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知情人士称,万科高管和事业合伙人最终的持股总比例有望达到10%,再加上万科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15%,以及刘元生持有的1.21%,三者共同持有约26%。鉴于华润、刘元生与王石的个人渊源很深,价值观一致,在遇到外来者“入侵”之时,三者可以成为一致行动人,共同对抗。而且,华润还表示不排除未来进一步增持万科股份的可能性。

除集团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外,万科也已经在项目层面开启了另一个捆绑员工的合作模式,即项目跟投制度,也就是说,除旧改及部分特殊项目外,原则上要求项目所在一线公司管理层和该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跟随公司一起投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员工可自愿参与投资。员工初始跟投份额不超过项目资金峰值的5%。据悉,从4月1日实施跟投制度到5月25日,万科已有19家公司的29个项目进行跟投。大多数项目员工踊跃认购,其中一些项目的认购率超过300%。

郁亮此前表示,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它将改变万科从投资买地到销售结算这一项目操作全流程的所有行为。改善运营效率,形成背靠背的信任,进而创造最大价值。

易居中国联席总裁丁祖昱介绍,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与绿地职工持股会制度类似,都是在混合所有制的大趋势下,强化管理层以股权激励业绩的一种新的探索。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万科1320位合伙人购入A股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5-29 07:32:00
如果说万科在4月召开事业合伙人大会只是股权保卫战的制度基础,那么合伙人代表企业此番出手购买万科股票,则意味着万科正式打响了旨在对抗“野蛮人”的股权保卫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