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欲收购绿城剩余资产 宋卫平称合作为好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05-21 08:49:00

原标题:马云欲收购绿城足球等资产 宋卫平称“合作为好”

据《证券日报》,针对马云欲收购绿城足球等资产的传言,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向《证券日报》记者回复称,“在沟通交流中”,“现在没有转让该资产全部股权的打算”

“股权转让,首先来自于退休的需要。”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在其5月17日撰写的“隐退亲笔信”中如是表明,“以我本心,并没有打退堂鼓的道理。但权衡再三,与老兄弟(绿城中国常务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寿柏年)共进退吧”。

对于绿城资产的接盘者,宋卫平表示,“我们选择相信融创,相信孙宏斌”,“把这份工作交给比我们更有斗志,更有激情,也更有能力的人去做”。至于绿城足球、医疗和学校等资产的处置,宋卫平在“隐退亲笔信”中并未提及。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宋卫平引马云参股事宜已经谈的差不多了,但具体收购资金及签约事项尚未披露。对此,绿城中国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针对马云欲收购绿城足球、医疗以及学校等资产的传言,宋卫平正式回复了《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在沟通交流中”。此外,关于是否有将上述资产股权全部转让的打算,宋卫平表示,“现在没有,合作一起做为好”。

宋卫平本心不退“灰心”而退

实际上,当5月15日绿城中国和融创中国同时停牌,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成为宋卫平接班人消息传出后,《证券日报》5月16日就刊登出宋卫平隐退的真正想法,不是绿城出了问题,而是宋卫平灰心了,其灰心的原因是,好房子没有别人卖得好,难以消化库存,无法实现高周转。

此番宋卫平的亲笔信无疑印证了《证券日报》记者此前的采访报道,宋卫平称,“以我本心,并没有打退堂鼓的道理”。“三天前我去无锡,6年前绿城拿的地,如今盖起了当地出类拔萃的好房子,价格也不贵,但被限制的客户太多,成了难以消化的库存”。

宋卫平称,“兄长(寿柏年)让绿城上市,扶公司过调控难关,在资金线上呕心沥血。”“去年路演回来,他胃出血,不下火线”。“何况,那些超强度的工作量,那些心血和理念并没有让绿城在行业的惨淡中得以幸免。这些年,只看到越来越多的绑缚,未能有喘息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称,宋卫平的“隐退”对绿城不见得都是负面影响,绿城可能会在激进派孙宏斌的掌舵下,甩掉包袱,让绿城在报表和现金流上更为好看。当然,这有待后市观察。

不过,宋卫平并未完全“退休”。他表示,“我也有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做代建,做养老,做现代农业……”。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3年底,绿城的代建业务收入高达3.5亿元,而《证券日报》记者在与绿城高管的反复交流中也获悉,绿城一直非常重视代建业务的扩张。

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主业的接班人敲定为孙宏斌,但绿城还有一些培育多年且很有发展前景的资产,比如医疗、学校以及足球等业务板块。

马云欲收足球等资产做二股东

据记者了解,从1998年扯起“绿城足球”的大旗后,十多年间,宋卫平在足球上投入近20亿元的资金。此外,宋卫平在医疗、学校等业务板块上也培育多年。

而此番马云正是要接手宋卫平的足球、医疗和学校业务板块,据说基本已经敲定。对此,宋卫平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沟通交流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马云接手的绿城资产并不是绿城的优质资产,以医疗板块为例,绿城的医疗业务并不赚钱,宋卫平每年要从集团方面给出资金补贴。

鉴于此,宋卫平退出上市公司后,培育和扩张这些业务板块的资金来源将成为很大问题,因此宋卫平才会选择转让股权,出售资产。

对此,宋卫平向《证券日报》回复称,医疗板块“略有盈余,前景很好,更是公益”。可能正是鉴于此,宋卫平称,“现在没有”转让上述资产全部股权的打算。毕竟,这些资产宋卫平已经培育多年,未来很快都将进入收获期。

据坊间传闻称,马云将成为上述资产的二股东,其仍旧姓“宋”不姓“马”。不过,阿里注入资金后,不排除继续吞食,成为控股股东的可能性。毕竟,在宋卫平的设计中,仅仅是“现在没有”出让全部股权的想法,未来还存在继续退出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马云欲收购绿城剩余资产 宋卫平称合作为好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05-21 08:49:00
针对马云欲收购绿城足球等资产的传言,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向《证券日报》记者回复称,“在沟通交流中”,“现在没有转让该资产全部股权的打算”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