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来源:经济日报 2023-11-08 11:19:57

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此次会议系统全面地指出当前涉房地产金融工作的重点,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房地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极为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有些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个别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商品住房难以按时交付,都是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应通过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销售回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企业恢复拿地积极性,让房地产行业的销售和供给等环节畅通起来。

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有助于行业规范发展,保护购房者权益。个别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烂尾楼、预售资金违规挪用等问题,都与过去房地产“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有很大关系,且旧有模式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因此,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十分必要,有助于防范和化解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健全监管旨在使行业规范发展,避免重走过去的老路。监管将从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两方面着手。健全监管也有助于保障购房者利益不受侵害,重塑购房者及全社会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

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就是要前瞻性提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促进市场企稳回升,防止局部风险蔓延。对房地产领域局部或个别企业债务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将为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注入信心。一段时间以来,房企特别是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遇到一定困难。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意味着金融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力度不减,将继续对供给端提供支持。毋庸讳言,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这些企业曾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困难多是暂时的,且尚有不错的发展潜力,应该更好满足这些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金融支持政策必不可少。近期出台的包括降低首付、降低首套房贷利率、“认房不用认贷”等金融方面的举措,都主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显现出一定效果。可以预计,在需求端,金融支持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上。

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需要金融大力支持。“三大工程”指“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以及保障性住房三项工程。“三大工程”不仅能够更好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改善民生,也对带动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发挥金融对“三大工程”的支持作用。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坚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既可以由城市政府筹措资金,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支持。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这一过程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也应注意防范财政金融等风险。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金融支持将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有益探索,预计这些方面有望得到更多金融支持。


(责任编辑:孙悦)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着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来源:经济日报2023-11-08 11:19:57
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此次会议系统全面地指出当前涉房地产金融工作的重点,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房地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