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认房不认贷,鼓励实力较强的央企、国企到遵拿地

来源:澎湃新闻 2023-10-16 16:12:39

10月13日,贵州省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3部门关于印发<遵义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

落实好“认房不认贷”

文件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好“认房不认贷”政策,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在所购商品住房所在县(市、区、新区)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居民家庭在当地名下成套住房套数,由各县(市、区、新区)不动产登记部门根据居民家庭申请或授权查询,并出具查询结果。如需查询网签合同备案的成套住房套数,由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根据居民家庭申请或授权查询,并出具查询结果。

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30%;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20个基点。

文件还提出,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加快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审批发放,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文件显示,遵义市还将加大住房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在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缴存人购房并申请获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人及其配偶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该套住房购房首付款。同时,取消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间间隔限制,首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结清后,即可申请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省内其他市(州)缴存人在本市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受户籍地限制。

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借款申请人正常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购买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借款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均正常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购买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60万元。遵义市还将积极开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补息贷款。

通知显示,凡在遵义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购房人,凭经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契税缴纳凭证,可申请办理户籍落地手续,其子女可依规享受房产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

支持合理住房消费

遵义市还提出促进一二手房消费联动。建立二手房交易平台,收集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居民手中的二手房源,引导有购买意向的群体通过交易平台购买,并提供代理过户、贷款等有关交易服务。鼓励市、县不动产登记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同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降低房屋交易风险和成本。

继续开展商品房团购活动,由市房地产业协会组织装饰装修、家居、家电等行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合作,搭建平台,为购房人提供质优价低的服务,助推商品房销售。

大力开展城市推介。充分利用遵义市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重点瞄准省内外重点城市开展营销,扩大遵义避暑康养地产知名度和影响力。

扩大商品房保障房、安置房转换通道。扩大筹集面,各地可筹集已竣工的保交楼项目未售房源作为棚户区改造和地质灾害搬迁安置房源。扩大安置面,引导国有企业通过购买商品房作为保障房、安置房、员工宿舍、办公用房等,推动去库存。

文件显提出,鼓励实力较强的央企、国企到遵拿地开发。引导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来遵合作开发,推动实施一批满足刚性和改善性多层次住房需求的高品质项目。帮助国有平台公司办理房地产开发资质,组建专业队伍自行开发或帮助对接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联合开发,盘活国有平台公司存量土地。

引导企业开发第四代住宅项目。鼓励企业创新住宅产品类型,在住宅阳台底板至上盖的垂直空间内无水平镂空板、连接横梁、挂墙等结构体的前提下,阳台底板至顶板垂直高度达到或超过两个自然层的不封闭阳台,视为露台,不计算建筑面积且不纳入容积率计算。

支持避暑康养类地产发展。经市、县(市、区)政府认定的避暑康养类地产项目,不配建5%的保障性住房;支持合理调整车位配比,具体标准按“一项目一方案”独立审核;开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提高避暑康养类地产开发、交易、登记等审批服务效率。

(责任编辑:孙悦)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贵州遵义:认房不认贷,鼓励实力较强的央企、国企到遵拿地
来源:澎湃新闻2023-10-16 16:12:39
10月13日,贵州省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3部门关于印发<遵义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