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成都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征程

来源:成都日报 2021-07-28 09:32:52

开启成都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征程_中国网地产

一部波澜壮阔的世界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辉煌灿烂的科技创新进步史。伦敦、东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唯有在创新发展中持续放大自身比较优势,最大程度集聚运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持续提升发展的位势能级,始终屹立世界先进城市之林。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世界城市体系加速“洗牌”。成都具有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具有较强的人口吸纳能力,但与全球先进城市相比,创新策源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还需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创新生态体系亟待完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要素配置不够均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7月23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作出《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关键节点加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谋划,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推动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聚焦关键节点

加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

全球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具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多元包容的体制机制和文化氛围;二是能够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包括高素质人才和充裕的资金;三是拥有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组织;四是能培育和吸引大量活力迸发的创新型企业;五是能产生一批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和创意;六是拥有比较完整、适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活动占据全球或区域引领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具有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能力强大、创新影响广泛等特征,纵观全球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具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多元包容的体制机制和文化氛围;二是能够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包括高素质人才和充裕的资金;三是拥有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组织;四是能培育和吸引大量活力迸发的创新型企业;五是能产生一批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和创意;六是拥有比较完整、适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决定》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成都实际,高起点明确了成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设计,围绕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从创新载体和高能级平台、科研攻关、企业和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着力回答在新发展阶段成都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问题。

创新载体和高能级平台,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支撑。目前,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城市已率先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配套了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研发中心平台、顶级高校等科技创新关键要素,在科技创新布局和高能级平台方面具有示范效应。《决定》提出,构建高效融合的“两区一城多点”空间布局;构建开放融通的“多层架构”创新布局,统筹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构建联动协同的区域创新布局,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强化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标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科研攻关,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动力源泉。依托全球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集成世界顶级研发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方式。发达城市经验表明,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是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之母,是一个城市实力的标志,也是其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据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90%源于基础研究及其他原始创新。成都聚集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65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处于全国城市第一方阵。要进一步夯实研究实力比较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围绕“卡脖子”技术深入攻关,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实现“1到N”的飞跃。《决定》提出,推进前沿引领技术突破,聚焦15个重点领域集成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全力形成行业比较优势和关键环节绝对优势;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梳理“5+5+1”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缺失环节,采取“一技一策”方式专项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强基计划”,支持在蓉科研机构承接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

企业和人才,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节点。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看,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成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500多万人,市场主体超30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超6100家,企业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要鲜明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成果快速转化;要坚持以用为本,重点围绕集聚科技创新急需紧缺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服务留住人才,用制度激活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决定》提出,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硬核科技企业培育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联合高校院所构建一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创新激励,实施“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定向扶持组合拳。《决定》提出,通过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靶向引育一批引领科技发展趋势、具有行业号召力的科学家;支持技术经纪人事务所、技术经纪人公司、个体技术经纪人发展;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站式”科创人才服务站。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强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谋划

《决定》结合城市资源禀赋,进一步明确了成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谋划,从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发展、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等视角研究提出努力方向,着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至少包括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部分,要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要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决定》结合城市资源禀赋,进一步明确了成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谋划,从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发展、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等视角研究提出努力方向,着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问题。

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能力”,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消费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领域持续创新强化技术优势、规模优势,聚焦重点产业链实施补链强链,提高重点产品区域配套率;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生产与消费高效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加快推动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医疗、在线教育、无人零售、智慧康养、智能体育等智能服务,推动自贸试验区升级,加强开放合作,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

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着力打造高能级农业科产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现代种业创新聚集区,加速绿色智能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建设。

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发展。紧扣产业规律、城市功能和科技变革,构建新技术、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新生活等新赛道体系;不断加强新赛手培育,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进一步深化场景营城理念,推动新赛道场景建设。

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打造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零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强化低碳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碳中和实验室。着力提升碳汇能力,大力实施“全域增绿”2.0版,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加快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

营造创新生态系统

激发各类要素的创造力创新力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于营造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服务触手可及、创新政策稳定公平的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强大集聚效应

完善的创新创造生态可以让市场主体形成“生态黏性”,激发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激发各类要素的创造力创新力,进而构筑起显著的比较优势。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于营造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服务触手可及、创新政策稳定公平的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强大集聚效应。《决定》从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体制改革、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部署,着力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一流创新生态。

产业生态圈方面: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成都进入新时期以现代化思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水平治理的关键支撑。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实现现代化,进程和质量取决于城市现代治理水平,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全球资源运筹能力和产业链构建能力。以产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做强创新基础设施支撑,树牢“场景城市”理念,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加快形成要素资源集约集成、产业配套合作紧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全球市场供应供销便捷的区域经济新形态,为优化创新创造生态提供核心引领支撑。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科教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方面,产业链提升需要技术创新驱动,创新链再造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二者相互支撑、共生共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面向产业中高端环节进行科技攻关,通过创新链破解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难题,降低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环节的对外依存度。充分激发我市高校院所创新资源雄厚优势,突出体制改革,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当前,我市还存在科技人才限制多、科技成果评估作价难、市场交易难、科技金融业态不发达等问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交互赋能、叠加增值。要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发力,深化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基础和未来创新发展的整体优势。强化科创金融服务支撑作用。要构建涵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多元化、立体式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串联,有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要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作者:熊平 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孙悦)
网站无障碍
开启成都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征程
来源:成都日报2021-07-28 09:32:52
加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