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货币政策应保持灵活审慎 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8-08-01 15:32:40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应立足于总体基本稳定、适度前瞻微调、定向精准施策和灵活相机抉择四大支点,提升和保障政策有效性。在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货币政策松紧两方面的需求很难分出压倒性的高低,政策尚不宜具有绝对倾向性;如大幅宽松和大幅收紧似都不应成为选项,而应在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除非上述因素中某些方面发生剧烈变化。下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仍在外部,前景可能扑朔迷离、变幻难测。因此,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相机抉择的姿态很有必要。

笔者认为,由于2018年以来融资增速大幅下降、市场流动性偏紧和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货币政策应前瞻性适度向偏松方向微调。鉴于控杠杆是一项长期任务,未来应避免货币供给增加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继续抬高杠杆率,引发新的金融风险。当前,适度扩内需的任务应由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承担较为合适。因此,即使微调,也应尽可能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下半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积极开展偏松调节,加大定向支持力度。为防止融资收缩过快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和带来金融市场风险,建议货币当局适度增加流动性投放力度,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利率合理适度。从经济增长和物价等因素考量,下半年M2增速运行在9%-10%区间似较为宜。同时,促使M1触底反弹,明显回升。保持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水平在3.6%之下运行。建议年内再实施1-2次降准,以继续推动银行可用资金增加和负债成本降低。通过定向降准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降低其融资成本。通过推动地方政府合理举措和银行适度提供信贷,加大对基建投资的金融支持。

经过近期的政策调整,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利率水平明显走低。目前,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推动市场流动性有效注入实体经济领域。今年以来,信贷依然保持不低增速,当务之急是加快非信贷融资发展步伐。

当前和未来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应保持平稳和合理的增长。为缓解银行表内信贷需求压力,建议适当增加今年银行信贷投放额度,可相应适度放松MPA考核。同时,拓展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支持银行发行可转债和增发股票。通过货币、财政政策协调性的提升,以及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贷款高增长的行业。适度增加对小户型、以刚性和改善型需求为主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适度增加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保持按揭贷款平稳增长。继续通过政策性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通过以上各种手段,建议将今年信贷增速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约0.5个百分点,即达到13%左右。

在“堵偏门”,即对不规范、有潜在风险隐患(通道业务、监管套利、资金空转、高杠杆等)的非信贷融资开展治理整顿的同时,也要“开正门”。对那些真正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规范合理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予以鼓励和支持,促其平稳增长,与银行信贷融资一起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作用。

为使货币政策更加有效,笔者建议,相应采取系列配套金融监管举措,促进社会融资发展。适当放宽发债主体相关限制,进一步完善评级管理体系。以相应政策工具,为债券投资提供适度流动性支持,鼓励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加大债券类资产配置力度。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早见成效。

进一步扩大资产证券化标的资产适用范围,制定各类型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和实施环节标准化要求,简化审批和实施流程,加速推动证券化项目落地。加强市场制度建设,改变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以金融机构为主的格局,吸引更多合格投资者参与投资,从而更有效扩大投资主体,分散市场风险。

对同业和非标资产规模占比相对较低,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较强,经营管理较为规范的大型银行,可以适度调整监管要求,如允许同业和非标资产的占比和规模有适度的增长等,避免业务规模收缩过快,加大存量非标投资退出压力。可以有选择地引导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推动同业和非标投资进入小微企业和市场化债转股等急需资金支持的业务领域,成为支撑其业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并进一步发挥带动其他社会资金流入的作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连平:货币政策应保持灵活审慎 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8-08-01 15:32:40
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为有效防控日益增长的金融风险,我国去杠杆稳步推进,已经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