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4日晚间,北京住建委与通州区政府联合下发限购政策,意在抑制通州房价暴涨,被称为"史上最严限购令"。该政策于8月15日开始执行,至今已有三天。据多家媒体报道,限购令一出,效果立竿见影,通州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中介称看房者3天少了一半。限购令出台后,哪些购房者可以在通州买房?各方反应如何?通州楼市将走向何方?地产中国网持续关注。

 通州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开始发酵。记者昨日从本市多家房地产中介及分析机构获悉,通州二手住宅房价刹车,未来走势或将趋于稳定。不过,商住项目由于目前还没有纳入限购范围,可能更加抢手...【详细

 最新报道
通州限购8项目连夜开盘 当晚累计成交近5亿 通州限购令遏制投机炒作 追涨炒房纷纷受挫
通州限购立竿见影:中介称看房者3天少一半 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十年沧桑 农田变豪宅
通州限购令后二手房价格趋稳 商住成新宠 通州限购升级成真 堪称史上最严
通州房价先猛涨再狂降 有二手房最多降20万 8月京楼市降温 通州新政将影响全市交易量
北京通州限购:居住证可享受京籍家庭待遇 通州商品房"限购"升级 房价上涨预期被抑
通州最严限购令出台
通州新政出台原因

    房价过高不利于副中心建设

  • 房价过高,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房租升高,从而带动民众生产、生活、营商成本升高。因此,在人才、产业没有完全充实进去之前,让'行政副中心'、'新城'等概念预期过度地透支在房价上,不利于副中心建设与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多次干预并未奏效

  • 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即将落户通州以及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消息,成为引爆通州楼市的导火索。"成交量回升"、"房价上涨"、"楼盘遭约谈", 成为近来描绘通州楼市的高频词汇。尽管政府频频出手干预房价上涨势头,但目前通州楼市并未降温,成交量上涨明显。

    为合理抑制通州“炒房”

  •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列入国家战略,通州区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建设成北京的行政副中心,是个渐进的过程,过快透支政策利好,过多吸纳不合理住房需求,都会影响行政副中心建设的进程。此次发布规范,是想通过合理抑制通州区域的住房投机投资,给过热的通州商品房市场降降温。

市场反应

    通州楼市上演"最后的疯狂"

  • 一些购房者在新政实施之前已加快了购房速度,在我爱我家通州区域门店,大量赶搭政策末班车的购房人排队审核资质。新建商品住宅市场同样火爆,部分楼盘选择连夜开盘。8月15日,通州二手房市场明显降温,部分急于出手的业主开始主动降价,降价幅度从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

    商住项目不限购,成新宠

  • 通州限购政策目前只涉及住宅项目,不限购的商住公寓类项目顿时成为购房者的新宠。前天下午,保利大都会的售楼处门口出现排队的情况,据说排号都到了500多号。紧挨着保利大都会的新北京中心看房人依然不少。还有一些商住项目的销售人员一上午就卖了4套。

    市场成交量将下降40%左右

  • 从链家网研究院的统计,通州的购房需求中,外地人购房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城区,达40%,其中在通州纳税的人群应不足10%。而本地人购房的结构中,基本均为外区居民,以首套居多,第二套房占比不足5%。粗略估算,限购令后,市场成交量将下降40%左右。

    燕郊市场或现大量投资者离场

  • 今年6月以来,通州的房地产市场越炒越热。业内专家认为,限购政策不仅可以抑制投资需求,让通州的房价趋向稳定,而且对燕郊、大厂这种环北京区域的房价,也会带来影响。现在燕郊的价格已经超过每平方米16000元,如果通州价格平稳,燕郊市场可能会出现大量投资者离场。

业内辣评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
胡景晖
 

限购有利通州房价稳定

  在全国限购都在放松或取消的大背景下,政府果断出手为通州楼市降温可谓非常及时,有效遏制了通州楼市刚刚露出的涨价苗头,改变了市场预期,限购的加码压缩了热炒通州房价的空间,有利于通州房价的稳定,特别是有助于真实自住型购房需求的释放。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
郭 毅
 

限购令对通州台湖影响最大

  通州限购政策升级对通州新城板块影响不大,因为通州新城板块没有太多潜在商品住宅供应。但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通州台湖区域,通州最近三年供应的住宅用地中,留有商品住宅的用地部分大都位于通州台湖区域,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台湖区域住宅成交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
张大伟
 

通州房价依然会上涨

 新政将对区域内的投资需求产生明显影响,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将明显降低。不过由于通州目前可售商品房住宅库存是最近6年的低点、最近3年通州供应的住宅土地只有8宗等原因,通州房价依然会上涨。限购政策未提及公寓类型物业,这部分市场依然会有一定价格的上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
 

新政有利于优化地方人口结构

  此次政策调整进一步明确了通州未来的人口梳理导向,即将户籍和工作作为引导人口流向的主要依据,未来更有利于合理优化地方人口结构,梳理分流非相关人口,从长期看将有利于缓解北京东部一直面临的人口和交通压力。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china.com.cn 电话:010-67180635/4722/8420/7357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专题策划:徐丹 | 页面设计: 武婷婷/ 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