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将建国际科创中心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6-04 08:25:37

本报记者 李如意

昨天(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广东省副省长张虎介绍了广东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情况。

马兴瑞介绍说,广东省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目前,三地正加强规则对接,创新各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取消办理就业许可证、实施港澳居民居住证政策等方面已取得突破。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

马兴瑞介绍,广东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广东携手港澳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共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牵引带动广东形成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重中之重是推动规则衔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探索具体问题的“一事三地”“一规三地”“一策三地”,对接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动。

近年来,三地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珠港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营,“一地两检”通关政策落地。去年广深港高铁开通,实行“一地两检”后,香港到广州只要47分钟,过去从广州去香港,开车经常要走四个多小时。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如香港和深圳的莲塘/香园围口岸,澳门到珠海的粤澳新通道,都能在年底建成。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大湾区的建设是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历史机遇。粤港澳三地正团结协作,努力把大湾区建设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一流的湾区,对标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的东京湾区,大大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广东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原始创新实力相对较强。马兴瑞介绍,改革开放4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奠定了雄厚基础,港澳有世界一流大学,与广东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相结合,将有助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国家各部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建设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等。另外广东省对科技人员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针对港澳特殊人才到广东,正在研究推动按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的政策解决。

马兴瑞举例说,大疆无人机就是在广东成长壮大起来的,其创始人汪滔和他的导师在香港有了想法,团队到广东进行成果转化。“广东的制造业水平较高,产业链比较齐全、完善,为广大港澳青年的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传承岭南文化,构建人文湾区

共建人文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粤港澳文化同根,人文湾区建设具有天然的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三地的文化交流互动日趋紧密、活跃。

广东省出台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圈的三年行动计划。傅华介绍,广东省会同有关方面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初步安排。第一,岭南文化是我们三地共同的底色、共同的财富,要以岭南文化为纽带、为桥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第二,充分利用三地优质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向新时代,打造湾区的文化精品,要有湾区的代表作。第三,三地要共同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湾区故事,做好文化的传播。

在深化三地文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广东省将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共同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特别是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为代表的岭南文化;联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激活三地的文化底蕴,丰富共同的文化记忆,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联手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广东有3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在还有一些空间,三地文化创意企业完全可以在这里大展身手。傅华表示,我们还要建立大湾区文化艺术联盟,推动三地联手创作生产展示大湾区建设的电影、电视剧以及文学、音乐、美术作品等等,要创作更多特色鲜明的湾区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粤港澳大湾区将建国际科创中心
来源:北京日报2019-06-04 08:25:37
马兴瑞介绍说,广东省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