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播报|杨铿:培养“一技之长”长效脱贫模式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18-03-08 16:12:14

2018年全国两会,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紧扣时下关注的民生热点,对如何精准扶贫提出自己的议案。

两会播报|杨铿:培养“一技之长”长效脱贫模式-中国网地产

杨铿表示,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部署,“十三五”期间,中国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将通过产业扶持脱贫。产业扶贫已经成为深化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和地方造血脱贫的根本之策。然而在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诸如农民主动性不强、产业发展与当地资源耦合度低、产品同质化、市场优势不足、贫困户参与度低、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如何解决扶贫的长效性,实现扶贫的自身造血功能,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这正是他关注的重点所在,并针对精准扶贫提出自己的提案。

建议一:产业扶贫“扶能”,教育扶贫“扶智”,双手推动,聚焦内生性脱贫。

近年来,蓝光在对口帮扶点开展了一些产业和教育扶贫工作,对此有一些思考。产业扶贫重在“扶能”,教育扶贫重在“扶智”,双手共抓同促,实现“内生脱贫”模式。

其中,教育扶贫除了给适龄学生学历教育的扶助,重点在下足功夫培训大批一技在手的职业技师。结合川乡实际,因地制宜培养千千万万手艺人。具体来说,从专业技术培训上细分出多个产业方向:

1、劳动力密集的地方,兴办高标准家政培训学校;

2、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开展特色厨艺、传统美食技艺、精致手工艺、园艺培训,提技精艺做口碑;

3、农业条件好的地方,发展特色动、植物养殖,重点培养竹编、盆栽、插花、炒茶等传统特色技术人员;

4、培训与消费升级同步的一技之长。

一技养全家,一技长脱贫。一群手艺人带动一方活力,助力实现美丽中国的长效脱贫。

建议二:教育扶贫要从“重硬件”转而向“重软件”着力。着力于贫困地区教学机制创新,缩小教育城乡差距,是赋予被扶学校以活力的源泉。

一方面是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另一方面是创新城乡教育资源输送机制。

首先,建议设立“山乡教师脱贫专项奖励”,“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贫困学生教育兜底”(学费+生活费全补助)。

其次,切实有效地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定向输出。可以建立政府、企业、城市名校、被帮扶学校四方联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扶持校提供智力支持(由城市名校做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城乡课程共享,师资管理常态化输出)、村校(被扶持学校)管理运行的方式,走真正留得住教育资源,及时更新普及教学计划的常态化联合办学之路。

第三,大方发展与产业扶贫方向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建议三:在产业与教育扶贫中,企业盯市场、政府出政策、合作组织承接技术、贫困户跟随,三产融合创新业态。

在构建由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开放性产业扶贫平台中,企业对市场需求把握更准,大户、农民更接地气,由他们决定发展什么产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更能解决贫困户参与性积极性问题。同时,想在市场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之路,要拓宽农、工、商三产做跨界、做融合,做深精加工和衍生品。

政府着力点:金融+保险+财税政策,构建扶贫类经营模式的产业链扶植闭环。

建议政府大力发展扶贫小额贷款,积极推进大众农产品产量保险、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各类产品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填补产业扶贫保险缺位问题。

同时,为了激发更多企业和企业家切实参与到产业扶贫的行列里,可以考虑出台以扶贫公司为主体的财税专项政策。鼓励发展以带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为社会效益的相关实体经济,出台一系列企业税费减免、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

精准扶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党和政府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通过创新机制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地,转变方式方法,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贫困地区的内生性发展才是切实推动全国扶贫工作目标全面达成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两会播报|杨铿:培养“一技之长”长效脱贫模式
来源:中国网地产2018-03-08 16:12:14
2018年全国两会,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紧扣时下关注的民生热点,对如何精准扶贫提出自己的议案。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