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之都 合肥将尽快启动滨湖科学城建设

来源:中安在线 2018-08-15 08:45:57

创新驱动引领合肥高质量发展。去年,合肥市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年多以来,合肥市集中力量建设,不少项目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值得期待的是,合肥市还将尽快出台《关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实施意见》,届时打造创新之都将有明确“线路图”。

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已上报

经过近两年的科研攻关,合肥光源恒流运行关键系统改造项目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测试,7月25日正式启动恒流运行,这标志着合肥光源达到国际三代光源的运行水平。本次系统改造升级,改变了以往每隔8小时需停机注入能量的运行模式,成功实现不间断供光的恒流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光源使用效率。改造升级后的合肥光源总体指标和运行流强、束流轨道稳定性、开机率、辐射剂量等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其实,这只是合肥市集中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科学中心的不少支撑项目都获得了积极进展。其中,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工程项目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庐阳区三十岗乡,包括科研楼、学术交流中心、生活配套设施、国际人才公寓、用户设施、科学家工作室、科研实验厂房等等。

此外,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已经上报国办等待批复,大气环境、类脑实验室等标志性项目也已经启动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和未来网络实验设施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平台、天地一体化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创新平台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区域中心项目通过复审。

尽快启动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

去年9月,我省印发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滨湖科学城。目前,合肥滨湖科学城总体规划已经正式启动招标。按计划,今年12月,中标单位将提交总体规划的最终成果。此外,安徽创新馆完成“展陈与功能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也已经完成了标前公示。

合肥的创新发展,得益于开放合作,更需要开放合作。而在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方面,合肥市今年上半年新增两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在上半年加入“G60科创走廊”。合肥市将对照“坐标系”,提升站位、开阔视野,把合肥的科技创新和相关规划,与“G60科创走廊”升级版规划衔接好。

接下来,合肥市将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龙头,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尽快启动合肥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建设,切实在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当好示范;高标准加快推进安徽创新馆规划建设,筹备举办全省科技创新成果展;配合争取更多大科学装置落地,推动各类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发展。

再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长鑫12吋存储器晶圆项目试生产,康宁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量产,京东方10.5代线爬坡量产,江汽大众新能源汽车批量调试,长安整车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为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今年3月,合肥市政府印发了《合肥市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按照该政策,合肥市将设立市“三重一创”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支持合肥市“三重一创”建设。未来3年内,合肥市将对新认定的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每个至少支持3000万元。

下半年,合肥市将按照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精神,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产业做强做优,努力再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同时,合肥市还将出台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记者还从合肥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争创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合肥是一个养人的地方。”上半年,合肥市大力推进合肥国际人才城建设,倾情打造“养人”之城,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同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19.9%、11.7%。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全力推进“双创”工作;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争创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实施意见》也将尽快出台。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打造创新之都 合肥将尽快启动滨湖科学城建设
来源:中安在线2018-08-15 08:45:57
创新驱动引领合肥高质量发展。去年,合肥市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年多以来,合肥市集中力量建设,不少项目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