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7-03-08 09:56: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如何通过项目落地?今年有哪些重大看点?

  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代表介绍,今年全省将上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头项目,同时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万企万亿工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春晖集团董事长谭伦蔚代表认为,“全国有300万家农业经济实体,他们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议政府加大减税力度、优化创业服务。”

  近年来,荆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令人关注的“荆门现象”。针对媒体的关切,荆门市委书记别必雄代表说,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关键就在坚持改革创新。“今年,我们将着力优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以实体经济的振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周呈思 彭小萍)

 

  精准发力供给侧 立足长远补短板

  湖北日报讯 人民日报记者:湖北将采取哪些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北深化改革的最大优势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迎接挑战?

  王晓东(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湖北将在去年良好基础上,更深入、更扎实、更有力推进这项改革,重点是“四深化一加强”。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有力有序去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统筹发力去杠杆,更大力度降成本,聚焦重点补短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目标引领、产品质量、产能建设、产业融合和规模经营,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农村稳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化实体经济发展,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生产要素“脱虚向实”;深化关键性改革,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和国企、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过硬作风建设,充分激发广大干部、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湖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势突出,一是政治生态良好,全省上下思想统一、信心坚定,推进改革、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二是发展条件优越,工业基础、人才资源、物流条件、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工作基础扎实,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增添了底气。湖北深化这项改革也面临环境变化、结构矛盾、能力欠缺等挑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除,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改革的能力有待提高。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深化改革为根本路径,以增强领导干部推动能力为根本保障,敢于担当、善作善为,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在湖北落实落地。

  中央电视台记者:湖北从过去“围湖造田”到现在“退垸还湖”,其中有什么样的思考?未来将着重从哪些方面补短板?

  王晓东:俗话说得好,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从“围湖造田”到“退垸还湖”,是我们对长期生态透支的补偿,是还生态历史欠账,就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下一步,湖北将强有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易涝地区排涝能力提升、五大湖泊湖堤加固、14条入江重要支流治理和1321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强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抓好长江大保护、退垸还湖工程和“绿满荆楚”行动等工作,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强有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健全完善生态资源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着力建设美丽湖北,更好造福人民。

  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最先一公里”

  湖北日报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湖北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有哪些突出优势?抢抓国家新产业布局的机遇中又应做好哪些工作?

  辜胜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湖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产业优势。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成果产业化。从区域经济角度讲,湖北还是长江经济带的龙腰,有望迎来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

  抢抓机遇,湖北可从政策保障、企业培育、人才技术支持、金融服务、成果转化几个方面发力。完善创新链和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有效对接,培育一批懂科学的企业家和懂市场的科学家,壮大天使投资,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最先一公里”;推动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创新、创业和创投“铁三角”,激发股权类创新资本活力;推进创新人才的知识资本化和知识产权股份期权化,建立知识合法转化为财富的机制;推进创业创新主体多元化,既要有精英创新,也要有草根创业,不仅要有“洋海归”,还要有“农海归”,形成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共同发展的生态;要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完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武汉,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湖北日报讯 中新社记者:去年底,国务院批复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对武汉意味着什么?武汉如何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另外,湖北自贸区建设有什么特色亮点?

  万勇(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去年底,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意味着,武汉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地位在提升、影响在扩大,更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发展要求更高、标准更高。

  我们目前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四方面:一、科学定位。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打造“四中心一枢纽”,即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二、规划引领。高水平编制《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三、产业带动。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体系全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等一系列新举措。四、功能支撑。强化创新驱动、要素集聚、综合服务等功能,切实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湖北自贸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武汉片区70平方公里。我们要依靠双轮驱动、双创推动、双引拉动、双向互动,将自贸区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批亿元项目支撑新经济

  湖北日报讯 香港文汇报记者:湖北今年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中,这些项目有什么新特点?湖北省“补短板”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李乐成(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我省注重发挥投资在供需两端的支撑作用。全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近7000个,涉及总投资额1.4万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26个,包括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华星光电(四期)、武汉地铁12号线、6号线二期等项目。

  这些重点项目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将显著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改善民生,为我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我省针对扶贫攻坚、农田水利、城市排涝、交通网络、生态环保等九个最突出“短板”,力争未来3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全面完成95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成高标准农田2140万亩;全面提高五大湖泊和四湖流域骨干河渠堤防标准,增强易涝地区外排能力;全面提升配电网保障水平;新建改建等级公路、农村公路;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沿江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加强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湖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7-03-08 09:56:00
这些重点项目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将显著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改善民生,为我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