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调控再出狠招:认房又认贷 二套房最高首付提至八成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10-05 20:47:00

中国网•地产中国讯  10月5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成为“国庆”前后发布调控新政的又一个城市。除了对外地户籍的购房条件和数量进一步进行收紧外,还明确指出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本市也限购1套住房。此外,在住房信贷政策上也实施最为严格的限制,不仅“认房”而且“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五成,既有房又有贷款的家庭,再购房的首付比例提至八成!这是继9月25日南京出台主城区住房限购政策之后,再度升级楼市调控措施,其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在9月26日的限购政策中,南京政府明确,在包括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雨花台、江宁和浦口八区在内的主城区范围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购新建商品住房。而此次升级版的调控措施则对外地户籍居民购房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收紧,指出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南京累计缴纳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在住房信贷措施上,实施了最为严格的“认房又认贷”标准,对于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80%。对于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南京此次对未偿付完首套贷款的购房行为采取八成首付的策略,带有很强的杀伤力。这体现了七成首付等类似政策似乎杀伤力不大,所以各地商业银行会积极进行提高首付比例。从实际情况看,此前已贷款的购房者,会舒缓一口气。而部分一直处于看房中国的购房者,则会发现改善型需求的释放会比较困难。“这体现了南京出狠招管控楼市的决心和策略,也为南京后续增加新房供应提供了一个缓冲时间。”严跃进认为。

以下为文件原文: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已出台的系列调控政策的基础上,经市政府研究,进一步加大主城区(不含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南京累计缴纳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二)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

(三)进一步加大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力度。

根据银发〔2015〕305号和银发〔2016〕26号文件规定,实施限购措施城市首次购房和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按照市政府最新调控要求,经江苏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商定,对相关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出如下进一步要求:

1.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指从未购置过住房),按照国家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2.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或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50%。

3.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80%。对于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本通知自2016年10月6日起执行。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南京调控再出狠招:认房又认贷 二套房最高首付提至八成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10-05 20:47:00
继9月25日出台主城区住房限购政策之后,南京楼市调控再度升级,其力度之大令人咋舌。不仅对本市单身户籍人士进行限购,再限贷措施上最高首付比例竟然提到八成。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