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市场拐点没到来 年轻人往哪个城市走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7-19 09:50:00

原标题:叶檀:房地产市场拐点没到来 年轻人该往哪个城市走

统计局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投资数据出台,很多人认为拐点将至。其实还没至,接下来房地产市场依然总体稳定。

房地产投资额增速下降被认为是房地产拐点到来的标志,这是假象。

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增速比1到5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1149亿元,增长5.6%,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额还在增长,只不过增长得没有那么快,投资额比7%的增速下降了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在房地产领域里不算大数字,用不着大惊小怪。

投资额回落不会拖累房价,反而有正面影响。开发少了,未来供应少了,有利于稳定市场。这两年大部分开发商以消化库存为主,进行产业转型,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但房价并未因此回落。

以去年上半年为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9506亿元,增长2.8%,增速回落0.1个%。

这被视为相当不利的数据,总开发投资和住宅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持续下滑,同比增幅创6年来新低。但这一数据没有对2015年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利影响,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升。今年下半年同样不会出现房地产失速下滑。

另一个不利的数据是,投资增速下滑、政策收紧,房屋销售面积与房价增速均有所下行,但经过这两年的上升,基数已经极高。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9%,增速比1到5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8.6%。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2.1%,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4.4%。

这样的数据还不满足吗?房屋销售面积增长了28%左右,多高的增速,房价在往上窜,虽然同比增速回落,但同比增长依然在40%以上,目前房价环比涨幅处在历史高点附近,热线的一二线城市每次土地拍卖动辄地王,已经延伸到了周边地区的副中心。从同比增速来看,进一步上升并接近历史高点,目前稍有下行不过是在高烧状态中竭力保持一点冷静。还想增长50%以上?那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另两个因素同样有利于保持房地产稳定。

去库存进入深水区,库存情况总体有所缓解。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53万平方米,连续4个月减少。

另据央行的数据,资金在进入房地产。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和去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44.3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9个和20.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上半年净回笼现金398亿元。

从去年10月开始,M2和M1剪刀差不断扩大。M1上升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定期和活期存款息差收窄;二是不少企业“持币待投资”,反映了企业投资收益低,投资意愿下降;第三是房地产销售活跃,使得大量居民存款和按揭贷款转换为房企的活期存款。一句话,央行数据显示,大家卖股买房,既然干什么都不赚钱,不如炒房。

要强调的是,虽然房地产总体稳定,不同的城市有天壤之别。易居研究院统计的35城库存数据中,截至5月,有12个城市的库存量较年初出现上涨,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包括二线省会城市太原、西宁、济南、贵阳等。而房价大幅上涨的城市,南京、合肥、苏州商品住宅仅能够维持2~4个月的销售;厦门库存量可维持7个月。冰火两重天,反应了投资者对未来不同城市群的发展判断。

在看最新的租金情况,从全国省会住宅租金排行榜看,14个城市上升,排名首位的北京上升13.57%,上海9.87%,而贵阳下跌了8.28%,呼和浩特下降了7.25%,冷热完成不同,同样说明了不同城市分化之严重。

这么说吧,你在西部小城市买个房说不定这两年还在下跌,在苏州热门地区买个房一年可能获利50%以上,你如果在偏远的没有拆迁希望的村里造三幢豪宅,除了笑傲邻居外,不可能有任何投资收益。

来源:中财网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房产市场拐点没到来 年轻人往哪个城市走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7-19 09:50:00
统计局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投资数据出台,很多人认为拐点将至。其实还没至,接下来房地产市场依然总体稳定。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