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系再增持5%可成万科控股股东 或继续买入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7-11 07:51:00

本周预测

因为举牌,宝能7日、8日进入了禁买期。本周宝能便不再受此限制。有市场人士认为,宝能有可能继续买买买,只要超过重组方案中向深圳地铁发行的股数,它仍将是万科的大股东。如果资金足够,甚至可以增持到万科总股本的30%,成为其控股股东。

猜测1

宝能持股超深地铁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宝能7日、8日进入了禁买期,不能买卖万科的股票。市场人士分析,在这个短暂的禁买期过后,宝能系可能将继续增持万科A。原因很简单,宝能在7月6日晚上宣布增持到25%,次日中午即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就是计划着把禁买期限定在上周。到本周一,就可以继续买买买了。

根据6月17日万科董事会决议通过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万科A将以向深圳地铁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地铁集团持有的前海国际100%股权,发行股份总数为287235.5万股,发行价为15.88元。发行成功以后深圳地铁将持有万科20.65%的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市场人士认为,宝能系只要再买入万科A股票11256.8万股,即达到287235.6万股,略微超过深圳地铁的发行股数287235.5万股,即使《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被通过,宝能系仍将超过深圳地铁成为第一大股东。

猜测2

宝能成为控股股东

市场人士同时认为,宝能志向可能不仅仅是成为大股东,控股股东才是它的终极目标。

根据万科公司章程第57条,万科控股股东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之一: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选出半数以上的董事;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公司30%以上(含30%)的表决权或者可以控制公司30%以上(含30%)表决权的行使;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持有公司发行在外30%以上(含30%)的股份;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以其他方式在事实上控制公司。

从上述四个条件来看,如果宝能系想要成为万科控股股东,最现实的方法是“持股比例达到30%”。目前,其持股比例已达25%,距离万科章程中规定的30%标准线已不远。宝能系只要再买入55195.8万股,持股比例将达到30%。这样,即使深圳地铁重组成功,宝能系持股比例将达23.80%,远超深圳地铁的20.65%。

成为控股股东后,即使暂时不能改组董事会,在2017年3月,现任董事会到期后,宝能便有权提名改组董事会席位。

不过,买进这些股票需要大量资金。即使以万科上周末的收盘价计算,也需要104亿元的资金,更别说买入造成股价上扬带来的增量资金了。

达到30%的举牌线可能引发要约收购的问题,即指申请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股份超过上市公司30%时,必须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以收购其手中的全部股份或部分股份。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第六十二条,宝能可以向证监会申请豁免要约收购。

猜测3

政府介入进行调停

自上周五开始,有关深圳市政府和各级国资委可能介入调停的说法就流传于网络。有媒体报道称,华润、深铁将溢价收购宝能系所持有的万科股份,华润、深铁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东,万科将转变为国有控股企业。王石任名誉董事长,郁亮接任董事长。不过,万科方面通过自媒体否认了上述方案。

此后,又有消息传出,上周五下午,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带领“全国各地潮汕商会会长”参观考察宝能集团,姚振华汇报公司发展。在会上,很多会长说如果宝能需要支持就尽管开口,他们全力支持。但姚振华表示感谢大家的好心,现在还不需要支持,他自己能解决问题,显得很有信心。姚振华目前兼任广东潮汕商会的荣誉会长。

市场人士认为,不管是华润还是宝能成为实际控制人,如果真的出现王石、郁亮等万科管理层集体出走的情况,万科事件就是多输结局。几乎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包括一心争夺万科控制权的华润与宝能的大多数高层人士。那么,最终政府部门介入调停的可能性非常大。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宝能系再增持5%可成万科控股股东 或继续买入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7-11 07:51:00
本周一,宝能结束禁买期,市场人士认为,宝能有可能继续买买买,如果资金足够,甚至可以增持到万科总股本的3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