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房价要降低30%也并非空穴来风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4-30 17:16:00

 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任何经济现象都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中国楼市房价偏离了经济规律,房子越建越多,而房价却持续飙升。这种反经济规律现象可以 存在一时,不可能存在一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发生质变。

  央行放松房贷政策救市,引发外界对未来楼市的猜测。经济学家郎咸平表示,房价再涨只有崩盘,未来楼市依然会跌,高房价将一去不复返。业内人士称,房地产大面积降温已不可逆转,房价下降30%成必然趋势。众筹开发或从成本角度切入超前实现房价下降30%

  郎咸平:量变到质变高房价将一去不复返

   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任何经济现象都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中国楼市房价偏离了经济规律,房子越建越多,而房价却持续飙升。这种反经济规律现象可以 存在一时,不可能存在一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发生质变。这就是楼市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下忽然偃旗息鼓、地方政府使劲了浑身解数救市市场依然波澜不惊 的原因。

  他分析高房价一去不复返的原因,住房最终要有人来住,现在住房严重供大于求。市场之所以没有表现出供大于求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出手救市;开发商死扛房价;炒家心存幻想;房价下跌要有一个酝酿过程。现在楼市是风满楼的阶段,要不了多久,山雨就来了。

   郎咸平称,房价、地价下跌,地方政府还得卖地,开发商还得盖房,所以过剩的楼市会更加过剩,炒家手上的房子不得不成为烫手的山芋。直到有一天,开发商卖 一套房就像电器厂家卖电器一样,利润虽然不多但相对固定,房地产才真正回归传统产业。所以可以预计,高房价将一去不复返。

  房价可能要下降30%以上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发表博文“房价可能需要下跌30%以上?”。文章称,有一个搞房地产推销的人,现在房子卖不出,只能开黑车赚点钱。该司机表示,现在房地产不是很难,是非常之难。

  文章称,重庆的房价是全国特大城市最便宜的,但在重庆,今年的二手房成交量也急速下降。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销售经理称,现在二手房成交量直线下降,普遍降20%到30%。新房子的销售量也下降了10%左右。

  该销售经理称,现在市场非常不景气,生意惨淡。房地产大面积降温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全国楼市几乎都处于价量齐降的状态,有些城市房价一年内可能会下跌30%。

  房价如何下降30%以上?

   如果房价硬性降低30%以上就意味着开发商将大幅度割肉亏损,甚至连成本都无法收回,因此开发商是否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来推动去化还有待商榷。针对该问题 一家名为“房不凡”的房产众筹平台相关负责人给予了解答:“开发商只需要巧妙借助众筹开发模式重构开发生态即可两全其美的解决该问题。”该负责人称“‘互 联网+’是改造传统行业基因的手术刀,在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下要降价显然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但如果开发商愿意借助‘互联网+’来帮助自身成长,显然可以 选择重构开发生态之路,借助专业平台的力量,降低自身各项的成本,从而从根本上理性的实现房价的降低,初步预估降价幅度约达30%,甚至可令其项目做到在 所有市场可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房价最低。”

   如此看来,房价要降低30%也并非空穴来风。记者了解到,无论从市场需求、专家预测还是业内实践,均证明实现房价降低30%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并且业内 也均在为此目标从不同方向做出努力,而众筹开发作为互联网+形势下降低开发成本的新选择,似乎真的更加可能实现降低房价30%的目标,然而其中必然也存在 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至于是否真的能够在不折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房价,造福于民,我们还有待后续见分晓。(新浪乐居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郎咸平:房价要降低30%也并非空穴来风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4-30 17:16:00
​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任何经济现象都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中国楼市房价偏离了经济规律,房子越建越多,而房价却持续飙升。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