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刚:房地产行业更需要供给侧改革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1-22 15:03:00

二、楼市的“供需错位”之痛

除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外,多数二线和几乎所有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积压压力山大,今年以来尤其是3.30以来,政府救市的政策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其调控的逻辑思维进入悖论:一是,从人口结构看,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就业环境好,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资源优厚,有吸附人口的能力,而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由于不注重产城融合,只会造空城,导致就业难,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其人口在外流。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大多在消费者身上打主意,以为政府给了一些刺激政策,人们就会趋之若鹜地加入购房者行列。殊不知,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虽然人口集聚,但是从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来的就业者,在这里被限购政策阻隔,无法购房。结果是该买的不能买,而城市里很多原著居民由于不限购,大肆炒房,推高房价,又反过来抬高房价收入比,使许多城市内原有中低收入者和外来人口被房地产市场边缘化,打压了合理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给再多的优惠政策,包括利率、税收、首付、公积金等,有的城市甚至买房给补贴,可以说是史上最宽,但由于人口增长缓慢或外流,这些政策对应不到具体的人头,结果救市政策大打折扣,在部分二线城市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打水漂。二是,全国665个城市,一线城市虽然市场一度火爆,但北上广深加几个二线城市,总的城市个数占全部城市总数之比却很低,这里又有两种情况:首先,从房地产投资看,一线城市加几个二线城市仅占全国房地产总投资的20%,而面广量大的多数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要占80%,就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而言,刺激楼市的政策发生靶向性偏离,效果不佳,必然要大面积拖GDP的后腿。其次,在一线城市和几个二线城市,由于刺激政策仅盯住刚性需求,而忽视改善型需求,加之改善型需求的供应端乏力,楼盘品质和品味跟不上,刺激楼市政策每每都是密集出台集中释放,刚性需求被屡屡透支,反映在市场走向上是阶段性或间隙性回暖,其态势逐步递减,难以满足房地产市场大幅度回暖加大对GDP贡献的需求。三是近十来年,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房地产脱离其居住使用的基本属性,投机现象十分严重,房地产已经不是居住使用的产品,投资投机人把其当做股票炒作,其预期就是为了增值抛售,赚取溢价。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资人、开发商、购房人、炒房人、中介商共同助推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政府运作土地、开发商运作项目、买房人炒作楼盘均是低进高出,把房地产当做股票玩,各个利益主体并不关心楼盘的质量,他们关心的只是增值与否,因此,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出现的空城鬼城,其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配套不全,居住项目品质品味低下,几乎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这些项目可居性、宜居性非常差。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虽然在下行,但城市居民的消费却在升级,中国梦,小康梦引领他们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而现在的房地产项目大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政府给再多的优惠政策,他们都捂住钱袋子,不肯出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及化解房地产库存”是消除“供需错位”之痛和有效去库存的一剂“良方”。

三、楼市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如何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供给侧改革和去房地产库存的指示?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苹果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从乔布斯开始到后来的苹果公司高层都颠覆传统经济学以销定产的定势,从2007年1月9日发布第一代iPhone以来,已经历八代产品,正是因为其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技术创新和款式的推陈出新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虚荣心和猎奇心,所以才有了每次新机型上市初万人排队买手机的“奇景”。笔者认为房地产产品也经历了四代转型:第一代是为业主提供一座好房子,一个居住空间; 第二代是为业主提供好的建筑、好的户型、好的景观绿化,好的生活配套; 第三代是为业主提供集品质及服务于一体的大体量的住、商、旅、文、老综合体; 第四代是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即通过创新实现文化、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互联网+应用的合成与整合以及向后期服务产业链延伸,建立舒适生活、健康愉悦、延年益寿的生活环境。让住户得到更舒适的居住体验,回归住宅本身的居住价值。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一座好房子、一个好地段、一种好户型的层面,而是需要享受高品牌的楼盘,包括高品质的建筑及配套设施和高品位的生活,即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有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有与众不同的人文情怀。

为此,地方政府和存有滞销楼盘的开发企业要卯足劲做好改进产品质量的“功课”。首先地方政府要调整规划,完善滞销楼盘周边的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配套;其次地方政府还应通过直接收购或兼并重组及时盘点、清理、整合因受资金困扰而无力追加投资的僵尸企业、僵尸产品及烂尾楼,将其转让给优质企业进行以优化升级为目的的再次开发或重新开发。督促和扶持开发企业追加投资,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地理、人文、民俗等特色和消费需求,通过嵌入文化、科技、绿色等宜居要素调整和优化其所开发的滞销楼盘,因地制宜地配置各类共享设施设备,改善社区环境;最后还要对购买其楼盘的业主提供综合运营配套服务,利用轻资产的模式,配置提供专业从事社区服务的贴心管家,吸引消费者的住房需求。特别是二三线乃至四线城市,其产业萎缩、失业严重,导致人口净流出,他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即便买房也只能将其空置,市场长期低迷,有的库存消费可达十来年,这些城市只有创造奇迹,做靓产品,夺人眼球,才能吸引消费者回流,进而撬动住房市场的需求。因此,这些城市应根据当地历史脉络、文化特色、资源禀赋等人文与自然条件,重新规划设计,改造、优化滞销楼盘乃至烂尾楼,做出自己的特色,用以创造需求,让本地尤其是外来人口在旅游、养老、商业、文化等特色地产上萌发需求,消化库存。这样才能让滞销的楼盘重新焕发青春,释放华彩。

对房企而言,开发商不仅要运用新技术、注重产品的品质提升,更要注重产品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服务;不仅要有一个开发建设的团队,更要有一个运营服务的团队;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营销,更要注重服务的营销;不仅是在销售产品,更是在销售有品质有品味的生活方式;不仅仅要做一个圈地盖楼的开发商,更要做一个以轻资产模式或部分或全部持有物业的城市配套运营服务商。要做到以上几点绝不是靠一日之功能实现的,必须持之以恒精心打造,其投资经营理念、策划设计理念、管理团队、人才队伍、产业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融资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等都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要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围绕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生产出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的好房子;同时提供人性化、全方位、全天候的社区服务,为消费者构建美好的生活方式。唯此,才能充分调整供给端的结构,发挥供给端对需求端的吸引力和拉动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以无微不至满足弥足珍贵的人本需求,以产品升级调动源源不断的住房需求,进而消化库存,撬动楼市。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强调供给端发力,并不是排斥需求端,相反,需求端也必须相应地改革,正如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要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为此,一是,政府要全面梳理之前推出的刺激楼市政策,降低购房人的购房成本要精准化,金融、税收、首付、公积金、购房补贴等政策要对应到具体的人群,不能大呼隆,除了分城施策,在城市还要分项目施策,优质优价,优惠政策向优质楼盘倾斜。激励开发企业打造精品楼盘,鼓励消费者提高消费等级。二是,全面取消限购政策,限购是违反宪法的政策取向,由于不合理的配置房地产资源,导致城市居民炒房,房地产泡沫化,同时拒绝外来人口的合理的刚性需求。只有全面取消限购,才能打破瓶颈,扩大一线城市的住房需求。三是,全面停止有关房产税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宣传,由于房地产要有五年的调整期,因此房产税的立法和出台实施的预期要后延五年,在这期间要禁止有关部门和媒体炒作房产税。不动产统一登记可以在发证环节推进,但信息联网和住房信息查询也要后延五年,为房地产业的复苏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四是,在雾霾严重和南北气候差异大的背景下,可以发展以避霾、避寒、避暑、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娱乐为主题的异地二居所和改善型需求。为此,房产税要对二居所和适度的改善型需求网开一面;工资、医保、老年卡要在全国联网,要打破儿童入托、入幼、入学的异地限制,总之要让购房者与二居所所在城市在以上环节实现无缝对接,让他们与原著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以降低他们的住房消费成本。

2015年12月10日。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胡志刚:房地产行业更需要供给侧改革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1-22 15:03:00
为什么在2003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十年九调打压市场,结果形成反作用力,屡调屡高,调控南辕北辙;今年又反过来用行政手段救市托市,效果依然是反预期。两次调控想打压却压不下,欲拉动又拉不起,视乎市场是个弄潮儿,在故意捉弄我们,政府的调控几度遇到尴尬,这不得不引起重视,笔者认为是没有把脉市场行情和没有找到病根所致。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