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减了房奴压力 降了理财收益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1-05 08:58:00

对于普通老百姓一度很陌生的“降息降准”在2015年似乎成了常客。继6月28日、8月26日后,10月23日晚央行又一次“双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同时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双降”给两类群体带来的影响较大,一是理财族的理财收益进一步下降,二是房贷者的压力减轻。

理财收益减▷▷10万元存一年比降息前少了250元

此次降息,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降息,到目前为止,一年期存款利率从年初的2.75%下调到1.5%,存款利率下调,无疑会引发理财收益的进一步下调。这对于那些有固定储蓄习惯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令人忧心的消息。

降息后,按照基准利率计算,整存整取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仅为1.5%,这就意味着一万元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仅有150元。而10万元存一年的利息也只有1500元,比降息前少了250元。此外,和2014年9月份一年期3%的利率相比,仅仅一年利息就缩水一半。

据悉,目前理财市场整体收益已跌破5%,进入4字头,而接下去收益会进一步下降。“今后投资者要降低理财的收益预期,在未来很长时间内,3%至4%的投资回报率或是常态,5%以上的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少。”银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对于类固定收益产品,要尽量提前锁定中长期限,在下滑趋势中抢得先机。

随着今年的几次降息降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产品的收益或将走低,前阵子已经“破3”的宝宝,收益率也将继续下降。

房奴压力降▷▷50万房贷总利息少了1.66万

一般情况下,公积金贷款或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是挂钩的,此次调整基准利率使得市民的房贷压力变小。最近一轮频繁降息起始于2014年11月22日,此轮降息前后共出现了六次,累计降息1.65个百分点。

对比发现,目前商业房贷利率已是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公积金贷款利率早已是历史最低水平。这意味着,目前买房,利率负担是近十年来最低的。对于房贷族来说,降息意味着月供可以少还一些了。

以50万元20年期房贷为例,以等额本息的还款方法,用房贷计算器算出市民的贷款月供变化情况。如果以基准利率算,降息前,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5.15%,50万元贷款月供3341.35元,总利息为30.19万元。降息后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月供变为3272.22元,总利息为28.53万元。相比之下,月供比之前可少还69.13元,总利息可少1.66万元。

不过,对于已经办完贷款的购房人来说,短时间内可能无法享受新利率带来的优惠。多数银行规定,每年的1月1日统一调整利率,因此,即使央行降息了,房奴们的贷款利率也不会马上发生改变。

理财对策▷▷存款选银行 理财调结构

此次“双降”中,央行还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目前各大银行利率表来看,四大行活期利率普遍为0.3%比基准利率0.35%低,但三个月以上利率普遍比基准利率高0.25%左右,如央行规定三个月基准为1.1%,各大银行普遍为1.35%,个别商业银行达到1.50%,央行规定半年基准利率为1.3,各大银行普遍为1.55%,个别商业银行达1.75%。由此可见,存款要看各银行的上浮利率,一般商业银行或中小银行的上浮利率较高。

理财师建议,在低息时代,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多增加一些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投资,比如保本基金;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高收益,降低利率下行的风险。风险承受力弱的可选国债或3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单。激进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权益类产品在资产中的配置,包括股票、阳光私募、股权投资等权重。

此外,互联网宝宝、P2P、票据类理财也是一种选择。以宝宝类产品来说,虽然收益略有下降,但余额类理财产品最大的优势还是风险较小,年化收益仍高于活期利率、流动性有保障。

值得提醒的是提高收益是要付出代价的:要么提高产品的风险等级,要么降低对产品的流动性预期。投资者应权衡利弊,一定要考察清楚再出手,而且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向一个项目,一定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来源: 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双降”减了房奴压力 降了理财收益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1-05 08:58:00
对于普通老百姓一度很陌生的“降息降准”在2015年似乎成了常客。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