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上海两大楼盘频现纠纷 高管或参与殴打业主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5-10-15 08:12:00

地铁借地纠纷上海万科高管或参与打人

与海上传奇一路之隔的万科金色城市居民们,最近也不开心。期盼已久的地铁18号线终于有了加速动工的迹象,但是需要建一条十八号线和十一号线的单独线,这条单独线将深入小区,在小区地面上临时借地5米,地下永久借地3米。一方面,借地将征用小区的围墙和西侧行车道,影响居民交通;另一方面,施工将要在靠近两栋18层楼8米开外的地方挖26米的大坑,业主担心这将会导致地下水位变化,从而引起沉降、裂缝等问题。

小区居民告诉记者,96%的业主对此投了反对票,但施工方并没有改变方案,而物业也无动于衷。不仅如此,一位小区业主在拍照取证时遭到疑似勘探的工作人员拒绝,并且当着万科物业6名物业人员的面,遭到了殴打。小区业主公布在网上的照片清晰显示了涉事者容貌,事后业主们根据监控录像和照片认出,肇事者正是上海万科第一事业部高管。

尚未建成的18号线一直是万科在金色城市和海上传奇两大楼盘的宣传卖点之一。早在12年就曾被媒体指出过,地铁尚未建成,万科就已经在工地自行竖起了“地铁指示牌”,这样的做法过于“热切”。而万科售楼方则解释为“方便看房者理解”。

如今地铁终于开工,本来是皆大欢喜,没想到竟然出现如此“闹剧”。金色城市的业主告诉记者,地铁方案是由申通集团给出的,小区居民本希望物业能够协助参与沟通,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可是物业冷眼旁观也就算了,竟然出手伤人,实在令人心寒。

问题频现售后服务考验房企责任心

无论是学区房,还是居民与业主的矛盾,问题的集中爆发体现出大型房企应有更大的责任心。对于业主的诉求,不应该一味地推诿和逃避,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去解决,否则企业品牌往往会因为具体项目运营不当而受到损害。

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丁兴峰告诉记者,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不好直接判定房企是否属于“虚假宣传”。如果房企提供的某个学校是不存在的,那么确实是违法。但是通常学区房的问题,往往是学校存在,甚至是和小区一墙之隔,但教育资源的划分并没有覆盖到该小区。对于房企来说,它给出了可能无法实现的承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伤害业主的信任和利益。

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关键看学区房是否有书面承诺,还是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如果广告中有写明,那企业就应该信守诺言。不过除了特别约定外,也不构成退房要素,一般是赔偿解决。其实对业主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赔钱,主要考虑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遇到类似的问题,丁兴峰建议大家尽量与房企、教育部门沟通,毕竟房企最初进行“学区房”的宣传,往往仅是有能够入学的可能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销售业绩的增加,常常使得房企营销部门会带有很强的诱导性的营销。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此类纠纷还会继续增加。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明确责任、把业主纠纷数量作为考核企业诚信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是目前亟须进行的内容。而房企本身也应该有这样一个约束机制的存在。

很多业主购置万科的住宅项目,主要是对万科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比较信赖。所以此类负面问题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说明万科在后续管理和服务是缺失的。对于业主来说,可能在支付购房款的时候,期望比较大,而现在业主需求没有完全得到兑现,肯定会比较窝火。

很多学区资源的承诺,实际上是规划的范畴中。不过房企出于营销的目的,自然会通过此类内容来为项目的营销增加有利要素。当然,类似社区小学等配建,需要一系列审批程序,最后和房企承诺的内容出现相反,那么这个时候各类业主矛盾就出现了。

而对于发生在金色城市的纠纷,严跃进认为,实际上此类问题凸显了我国物业管理背后契约精神的缺失。也就是说,此类“胳膊肘往外拐”的做法,反映了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利益是不协调的,甚至是相反的。所以后续如何让物业小区的规划权真正落到业主手中,还是需要有比较大的改革魄力。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万科上海两大楼盘频现纠纷 高管或参与殴打业主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10-15 08:12:00
为了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小家,人们购房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标杆房企、“有保障”的楼盘。然而万科上海两个楼盘爆出的楼盘虚假宣传、物业与业主纠纷处理不当等问题,正不断伤害品牌房企的“金字招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