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后 旅游市场“淡季不淡”或成常态

来源:新京报 2015-09-16 09:09:00

以往过了中秋节、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就会“宣告”进入淡季。但对于今年“十一”过后的旅游市场,业内人士却普遍看好,很多旅行社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开启新一轮特惠季“预售”模式。

出境游 中国游客开始习惯预订旅游产品

不过近日,欧盟驻华代表团官网发布消息,自今年10月12日起,中国游客在申请申根国家签证时,需要进行指纹采集,业内人士建议,此政策正式落地,有意欧洲游的消费者最好提前45天报名。

众信旅游直客营销中心总监王振玥介绍,众信旅游赶在淡季来临之前的九月份,就已开始酝酿“惠玩季”,消费者从九月份就可以报名“从今年11月1日到来年3月31日出发”的线路,11月、12月、1月、3月产品优惠力度很大。

王振玥说,一般随着北半球天气逐渐转凉,欧洲游市场也会转淡,但今年众信旅游在秋冬季主打的是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南欧产品,这些国家温度适宜,而希腊、西班牙等地淡季的出游价格比旺季打了六七折,非常实惠。

中青旅遨游网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说,黄金周过后,接踵来而的就是双十一、双十二,遨游网也承载着电商重任,这时我们也会推出切位、包机等所组装出来的经济实惠型出游产品,更会迎来市场销售的高峰。对于旅行社销售部门来说,如今淡季的感觉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预计今年的双十一、双十二,遨游网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客人,都会预订2016年的“预售”产品。

国内游 淡季不淡,东北线路秋冬热

国旅总社旅游度假部总经理孙立群说,从国内游方面来看,今年明显的趋势是,“旺季”并没有想象中的旺,而淡季也并不淡。中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将假期合理安排,并转移到以往出游比较平淡的季节。

从九月到十一月,国内从北到南秋色在渐次更替,观赏枫叶、胡杨林的“赏秋”游可以从九月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同样是赏红叶,去东北要在十月中旬以前,而南方不少地方在11月才可以赏红叶。

孙立群说,选择在11月、12月份休假,错过黄金周出游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显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淡季并不淡。今年国旅总社在秋冬季主推辽宁线路,包括本溪、鞍山、丹东、大连等,结合当地的枫叶、温泉、滑雪、冰灯、民俗等资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大。

【谁是下半年最火的出境游目的地?】

众信旅游直客营销中心总监王振玥表示,南半球马上进入了旅游旺季,旅游目的地的热度也跟直航航班的开通有莫大关系。去年以来,因为受到安全问题的影响,南非游受到很大冲击,南非航空也暂停了北京到约翰内斯堡的直航航线,南非游长期不太景气。而国航将在今年十月份开通北京直飞约翰内斯堡的航班,旅行社也将南非线路作为十一月份的推广重点。

新西兰

王振玥介绍,此外,过去没有北京直飞奥克兰的航班,一般北京客人需要先飞上海、广州、新加坡转机,国航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开通北京直飞奥克兰的航班,相信会进一步带火新西兰旅游。如今了解到,奥克兰当地酒店已开始变得非常紧俏。

马来西亚

国航也预计在今年恢复北京至马来西亚吉隆坡航线,这将使得中国游客前往马来西亚有更多的航班选择,预计会刺激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游的刚性需求。

香港

中青旅遨游网首席品牌官徐晓磊预测,电影《港囧》的上映,也许能让今年下滑的香港游得到升温。

韩国

携程旅行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赴韩国旅游回归火爆行情,有调查显示73%中国游客考虑半年内赴韩旅游。韩国团队签证免费时限从原来的9月30日延长至10月31日,也进一步降低了团队游的出行成本。

此外,据媒体报道,韩国已在研究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此前,济州岛已经对中国游客免签。携程预计,如果韩国对中国普通护照免签,将极大促进中国出境游客选择韩国作为首次和多次旅游目的地,去年中国赴韩游客高达612万人次,未来还有大幅增长,预计将达到每年1000万人次。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黄金周后 旅游市场“淡季不淡”或成常态
来源:新京报2015-09-16 09:09:00
以往过了中秋节、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就会“宣告”进入淡季。但对于今年“十一”过后的旅游市场,业内人士却普遍看好,很多旅行社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开启新一轮特惠季“预售”模式。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