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加快推进

来源:金融时报 2015-08-11 09:08:00

原标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

自央行宣布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至今,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上海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今年以来3次降息、3次降准,将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扩大到1.5倍,启动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

日前,央行在《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报告》称,随着市场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全国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范围有序扩大,各地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立健全,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

据记者梳理,自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酝酿20多年。1996年6月1日,央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同年,证券交易所市场通过利率招标等多种方式率先实现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直到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我国才实现了贷款利率市场化,这一步跨了整整17年,而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就成了利率改革领域的最后一步。目前,小范围的试验改革正在开展,201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宣布,自6月27日起,在上海市辖区内全面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今年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专家普遍认为,银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国家信用等“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未来银行也适用市场化的破产制度,2015年将释放出跨过利率改革最后一道坎的动力。 与此同时,产品创新也在有序推进。2015年6月,央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允许金融机构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市场化定价的大额存单。随着大额存单发行正式启动以及同业存单发行交易日趋活跃,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拓宽,主动管理负债和自主定价能力得到提升。

据《报告》介绍,大额存单推出以来,发行工作稳步推进,发行规模逐步提高,期限品种日益丰富,发行主体范围有序扩大,市场反应总体良好。

截至今年7月末,大额存单累计发行554期,发行总量为6816亿元。从期限品种看,目前已发行存单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18个月、两年期和3年期共8个期限品种,其中1年期与1个月期品种市场需求最高,占比分别为44.4%和18.5%。从认购情况看,企业客户认购大额存单较为踊跃,面向企业的大额存单共发行5730亿元,占总发行量的82.9%。虽然受个人客户认知度等因素影响,发行人计划发行的面向个人的大额存单较少,但个人客户认购积极性超出发行人预期,面向个人的大额存单共发行1186亿元,占总发行量的17.1%。

从发行利率看,各期限存单利率接近相应期限存款基准利率的1.4 倍,并低于相应期限的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7月30日,大额存单发行主体范围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扩大到基础成员中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具有同业存单发行经验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机构个数由9家扩大至102家。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大额存单扩容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制度准备进一步完善,反映出改革的进步。

《报告》表示,总体而言,大额存单的推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培养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促进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型。《报告》强调,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通过逐步扩大存单发行主体范围、促进存单二级市场交易等方式,继续推动大额存单市场发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金融时报: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加快推进
来源:金融时报2015-08-11 09:08:00
自央行宣布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至今,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上海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今年以来3次降息、3次降准,将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扩大到1.5倍,启动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