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手住宅网签量迅速上涨 业主边反价边换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7-07 10:01:00

原标题:广州二手住宅网签量迅速上涨 业主一边反价一边换房

图/资料图片

李小姐在海珠区看了3个月的房子后终于决心“转战”番禺,没想到番禺区二手成交价量齐涨令业主屡屡反价。

据二手市场最新数据,6月份番禺区二手成交842套,环比上涨37%,占全市总网签量的17%,其中洛溪板块成交占番禺区成交20%以上。

市场人士分析,随着积压盘源的出手,新放盘价的走高以及一手存量有限的情况下,番禺的二手价格下半年将呈明显走高趋势。

案例一:买家多次“被反价”买房难

6月份,原本在海珠区看房的李小姐在番禺入手了一套房,这套房子“买来不易”。

原来,她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在海珠区看房,但迟迟不出手,以致几套看中的房子均被卖出。 她只好继续看房,然而后来看的房子价格都很高,远远超出预算,她只好辗转到番禺洛溪看楼,最后只用了2天看了2套房后就交了定金,定下一套总价108万元的吉祥北苑两房一厅单位。

然而,交了定金的第二天,业主突然给李小姐打电话说决定不把房子卖给她了,返还定金的同时还给了3万多元的赔付。

原来,业主认为自己的物业到了7月份上涨的空间肯定远大于这次的赔款。后来李小姐又看中了洛溪的一套房,但仍在签约前遇到业主反价不愿卖的情况,她只好再次物色新的房源。经过多番折腾,她才好不容易在番禺买到了房。

案例二:业主“卖一买一”两不亏

业主刘先生在番禺有一套2房单位,本来开出的市场价是100万元,并已经同意卖给某个买家,但迟迟未签约。直至刘先生看中了亚运城一套价格为160万元的3房单位,才终于答应签约,结果买卖同时进行。

他认为,从二手楼市往年情况来看,楼市一旦“旺”起来就起码能持续“旺”半年,必定会造成房价上涨,所以找好了置换的物业才将手中的物业抛出,认为这种“卖一买一”才能让自己不亏任何一边的钱。

数据:洛溪板块最受买家欢迎

6月,公积金新政的“凳子”还没有“坐热”,央行又一波降息来袭。在多重利好政策叠加作用下,6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量迅速上涨,以4978宗的网签量成今年新高,环比5月涨18.16%,同比去年6月的1474宗翻2倍。

据搜房网二手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6月广州各区县网签量除了增城区外均有所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南沙区,网签量环比涨60%,但由于自身基数小,占总网签量的份额不到1%。在中心六区番禺区表现尤为突出,6月份番禺区二手成交842套,环比大涨37%,占全市总网签量的17%。

搜房电商商圈经理李玉明分析认为,三大原因造成了6月番禺二手楼市的火爆:“其一,‘3·30新政’二套房首付下调,促使众多置换型买家在4、5月陆续进入市场。到了6月,置换型买家已占整个番禺二手成交的两成多。其二,3、4月份股市震荡,很多人选择撤离股市转战楼市,投资型买家较5月大幅增长,占整个成交的三成多。其三,政策利好,反价现象渐多,公积金新政和降息新政的推出进一步促使首次置业者结束观望急急入市,而价格洼地番禺成置业首选地。”

他发现,在番禺,100万~110万元的房子最受欢迎,成交量占了50%:“作为房价洼地的番禺区,就算是最高档的华南板块,都很少有超过200万元以上的房子,而在天河、海珠等中心城区,150万元以下很难买到比较舒适性价比较高的房子,所以番禺区一直都是众多买家的置业对象。

而5月份楼市的火旺对买家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入市步伐大大加快。以往观望数月的购房者在近一两个月往往都是只看几次房就急急下订。”负责番禺亚运城板的商圈经理邱秀珍告诉记者,在6月份看完房马上拍板下订的买家比之前多了近三成,并出现很多业主一边卖房一边买房的情况。 文、表/ 记者林琳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广州二手住宅网签量迅速上涨 业主边反价边换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7-07 10:01:00
据二手市场最新数据,6月份番禺区二手成交842套,环比上涨37%,占全市总网签量的17%,其中洛溪板块成交占番禺区成交20%以上。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