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岳麓区累计拆除违建70万平方米

来源:长沙晚报 2015-06-25 09:30:00

拆建并举  全力化解民生难题

违法建筑不能“一拆了之”,如何将违建地块最有效地利用起来,是岳麓区拆违后的另一项重要课题。对此,岳麓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志凯介绍:“岳麓区在确保百万拆违目标实现的同时,更会在从绿化提质等方面迅速推进,让拆违的成果真正惠及居民群众。”

记者了解到,岳麓区在实施拆违过程中,尤其注重依据拆违地块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绿化景观提质、城中村改造、民生项目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拆违控违的同时,更提升了城区品质,有效改善了居民群众生活环境。

岳麓街道左家垅菜市场作为过渡性农贸市场,于2004年搬迁至现所在地,服务周边数万居民。“菜市场存在了很多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活,但是确实让这附近感觉脏乱差。”提起左家垅菜市场,家住麓山南路的谭先生有些“又爱又恨”。随着周边楼盘增多,现有市场无法满足周边居民需求,出现了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环境卫生差等现象,街道和城管部门多次整治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月12日,随着左家垅菜市场最后一轮大型拆违行动启动,这座老市场成为历史。11月,一座新的高标准农贸市场就将在原址重现。同时周边道路、人行道、绿化也将进行提质改造,并新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作为长沙西面重要出入城通道,雷锋大道岳麓区段也于近日完成了绿化提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雷锋大道两侧曾经分布有不少违法建筑,道路两厢绿化品质较低,由于两厢有多处项目在施工,道路沿线灰尘也较多。因此,在岳麓区“百万拆违”行动中,雷锋大道两厢成为重点拆违区域。据统计,截至目前,雷锋大道两厢共拆除违建33处,面积13000平方米。记者昨日在雷锋大道看到,道路两侧整齐排列有樟树、桂花等行道树,乔灌草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拆违行动的顺利推进,为雷锋大道绿化提质腾出了空间,实现了长沙这一出入城口的旧貌换新颜。

拆违控违涉及群体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在态度上必须坚定不移,但在方式上则需精心打好“组合拳”,既要确保完成拆违目标,也要确保有效解决涉拆居民的实际困难。

“违法建筑必须坚决拆除,这是提升城区品质、服务民生的要求和必然路径,但在确保依法执法、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人性执法。”岳麓区副区长苏春光告诉记者,岳麓区在拆违控违工作中,始终坚持“柔性”拆除,对于生活困难的违建户,相关部门也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家住天顶街道尖山村的杨国祥夫妇二人身患残疾,多年来依靠在自家房屋旁搭建的120平方米违建砖房经营小生意维生。在今年的大拆违行动中,经过十余次上门沟通、宣传,拆违工作取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杨国祥夫妇最终同意拆除自家违建。然而,违建门面拆除后,两夫妇生计问题如何解决摆在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面前。天顶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夫妇两人年纪较大而且生活确实存在困难,拆违后街道和村为其申请办理了低保,并给予一定困难补助。此外,由于其子杨革新肄业在家,街道还推荐他担任街道环卫清扫员,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岳麓区已帮扶违建住房困难户33户,办理违建困难低保15人,为60余违建困难户划出规范点经营。目前,岳麓区未出现一起因拆违导致住无居所、生活无着落等现象。

岳麓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拆违工作中,岳麓区还将继续做好拆违居民的生产生活帮扶工作。各街道(镇)负责对辖区内涉拆困难群众、企业等进行摸底,区直相关部门指导各街道(镇)做好相应的帮扶工作,以人为本,分类施策,加大力度做好涉拆群众生活、就医、住房就业以及涉拆企业、商铺经营场所、仓储的审批建设等工作。

拆违的最终目的是让私人利益从被侵占的公共资源中退让,将绿地、生活设施甚至生命通道还给广大市民。通过拆违促改、拆违增绿、拆违提质、拆违治乱等多项举措,岳麓区将拆违后地块迅速利用,按照“拆除一片、清理一片、美化一片、提质一片”要求,积极启动提质改造。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长沙岳麓区累计拆除违建70万平方米
来源:长沙晚报2015-06-25 09:30:00
自今年长沙开展“史上最大规模拆违”以来,岳麓区围绕辖区内违法建筑“一年基本清零”的目标,全力推进了“百万拆违”大行动。目前,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70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66.7%。仅5月份,岳麓区就组织了较大规模拆违行动62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9万余平方米。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