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型一线城市房价跳涨40% 五大原因分析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6-09 08:40:00

暴涨逻辑五:抛股买房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现象——股市和楼市往往比翼齐飞。在2007年和2009年都曾出现过股市和楼市一起暴涨的情况。而过去近一年的大牛市中,许多投资者在股市里已经赚到了一倍甚至数倍回报,如今又遇到楼市政策利好,便有不少人决定抛股买房,落袋为安,大量股市资金便来到了楼市中。尤其像高端公寓楼和别墅这种投资属性比较强的房子,也已经成为投资客资产保值升值的一种方式了,自住需求非常少。

政府终于出手干预

尽管深圳楼市上涨背后有众多原因,但连续大幅上涨也终于让原本一直不愿干预楼市的深圳市政府坐不住了。

5月29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布消息称:近期出现“6月17日我市将取消住房限购政策”的传言,此为不实谣传,深圳市将继续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将严格依法查处那些通过故意制造“日光盘”等人为加剧供求紧张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将推出系列措施全力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包括加快商品住房预售审批,加快新增住宅用地供应等。

深圳官方的这一表态,主要传递出一个信号:官方对于当地房价快速上涨,深感压力和担忧,所以抛出一套调控市场的组合拳:一、辟谣,稳定市场情绪;二、严查供应端的违规行为,打击部分违规开发商;三、增加市场供应,缓解市场饥渴。

房价将继续上涨?

然而历次调控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深圳市政府推出的这三个举措都很难改变市场的长期预期。深圳房价过去2个月的大幅上涨就是在没有放开限购的情况下发生的,就算今后一段时间继续严格执行限购政策,也不见得房价会下跌;而出现“日光盘”现象虽然存在某些开发商自导自演的嫌疑,但也有些“日光盘”是真实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政府部门无能为力;至于增加土地供给的招数效果也非常有限,毕竟深圳市区的土地就这么点,新楼盘开发一个少一个,而每年涌入深圳的新增人口却有增无减。

更何况,从政府意图上看,打压楼市也不是地方政府希望看到的。因为在经济大环境依然不景气的当下,今年政府首要任务是保增长,房地产市场的回升有助于稳定经济。

根据深圳官方的测算,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速能保持在20%以上,将对经济增速维持8%-9%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房地产投资增速为20.5%,今年一季度增速接近30%。

“3·30”新政后,房企推盘积极性高涨,在预售方面,供应也呈增加态势。截至4月末,深圳商品住宅累计批准预售132.4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24.2%。但由于去库存速度过快,市场供求仍较为紧张。

隶属于深圳规土委旗下机构的一位专家前段时间曾公开表示,深圳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库存不足,没有新地可用,旧改的周期长,难度也大,供求关系紧张会长期存在,到今年年底,深圳房价上涨的速度会很快。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该专家参与了多年房地产调控,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观点代表了政府的观点。但一周后,该政府智囊专家又改变口风发文安抚,列出深圳住宅批准预售、住宅投资量、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等数据,表示楼市后期供应将保持充足,市场不必过分紧张。只要限购不取消,大规模的投机就不会存在。

很显然,为了保证本地刚需的购房机会,深圳市政府恐怕不会轻易放松限购。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也建议,今年内深圳不应放松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因为目前我国空间资源短缺、住房供求矛盾大,在房产税还未推行的情况下,国内、国外的投资者会相继入市,炒高房价,并对本市自住和改善性需求形成排挤效应,住房限购政策对保障当前深圳经济政策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今年深圳市政府准备上调普通商品住宅标准,还可能减免部分税费,取消 90/70政策,调整限外政策。由此可见,虽然限购依然存在,但从趋势上看,购房者的交易成本还是在下降,而政府也有意识地在减少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机制。

这种市场导向正迎合了房企的需求。今年以来,深圳的限价政策也得以取消,高房价备案不再受限制。按照本届政府的思路,政府管控房价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深圳市政府近期的表态更多的是一种稳定市场情绪的姿态,但很难改变深圳房价供不应求、继续上涨的趋势。

 来源:理财周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移民型一线城市房价跳涨40% 五大原因分析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6-09 08:40:00
当全社会都沉浸在全民炒股的热潮中时,似乎已经黯淡了很长时间的楼市也沉不住气了。最近一则消息把整天盯着K线图的股民们给惊呆了——深圳房价2个月暴涨40%!这是真的吗?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